孟母仙姑降壇詩
一派祥光足下生 千秋留得斷機名 今宵奉命臨沙案 梧筆平拈昔寶箴
訓教子章
勸女寶箴 將已告成 教子缺點 吾又來申 正其本源 遏其流弊 立竿見影
將身比例 凡屬坤流 人家側耳 吾有名言 道其宗旨 一言一字 拳拳服膺
蘭芬桂馥 關係匪輕 吾生寒族 仉氏之女 四德三從 早知大體 于歸孟家
命似春花 追維往昔 珠淚如麻 嫁夫數載 香燒斷頭 鴛鴦拆散 孀閫悲愁
有子年少 厥名盂軻 子母相依 傷如之何 兒性不羈 才氣瑰奇 稍有惡習
見即倣為 山羊笛譜 慣學喪家 日與兒童 虛度韶華 吾也自悼 擇不處仁
教子失矩 歸咎何人 又復遷居 家近於市 諸般交易 吾兒曾試 幾次不良
對影而哭 教子如何 方為式穀 裡有黌學 宮牆美富 禴祀烝嘗 禮儀卒度
自己三思 胡不再徙 庶幾吾兒 略有規矩 泊及遷至 果如所言 舉止動作
大有可觀 籩豆之事 見即能為 一日千里 無人攀追 送兒入校 吾勤紡績
供給讀書 望其成立 奈兒放縱 漸次怠荒 忽作忽輟 寸斷柔腸 惱了吾性
舉刀一揮 剛纔聲響 已斷抒機 飲泣不食 自怨自懟 爾既無成 空生天地
子之廢學 與此同情 吾之斷機 布何由成 由此力學 雪案功成 著書立說
聖道昌明 廟食百世 兒亦配享 母子二人 功垂天壤 千古留名 史冊罕有
孟母三遷 膾灸人口 吁嗟吾兮 一孀婦耳 嚙定牙根 尚能如此 矧今之人
時運通亨 與吾比較 大相逕庭 生出兒男 亦多聰敏 夫婦齊眉 又處順境
夫胡為乎 空自養育 老大無成 蠢如豕鹿 惟有嗜好 嫖睹吹煙 日積月累
耗盡家財 吾今來壇 抉其弊竇 閱人已多 其理不謬 體得吾言 教子成人
切勿護短 致誤一生 有等仕宦 門戶崇高 不立家教 放縱兒曹 他人有心
予忖度之 大都自恃 任其廢時 殊不參詳 其中大義 有玉於此 不琢不器
若不督責 聽彼嬉遊 光陰似水 轉瞬白頭 駟馬高車 一落千丈 富貴榮華
焉能長享 甚則其子 恃其權貴 比之匪人 狐朋日聚 鬥雞走馬 樂而忘休
無所不至 放蕩自由 一朝犯法 父母受唾 宦海興波 身家盡破 其在富家
尤屬可笑 繡花枕頭 被人譏誚 愛其子弟 長其驕橫 奢華靡麗 以為光榮
人前誇口 吾兒伶俐 外表超群 服飾奇異 不事詩書 只圖遊逸 放僻邪侈
言之太息 古往今來 富家子弟 往往破家 鮮克由禮 一旦遭禍 無由脫逃
家貲萬貫 雪化冰消 流為乞丐 無有下場 有書可考 漫說荒唐 士農工商
亦多流弊 教子不嚴 往往暴戾 孩提之童 尚在矇昧 學步學言 凡事順意
教其罵人 誇兒聰敏 教其打人 笑兒能逞 有時指責 致令涕泣 既而自悔
心中不懌 拿糖來哄 手拍其衣 恐其不願 自認其非 東指西畫 罵其姊妹
說是吾言 只將爾戲 凡心所欲 頃刻辦到 稍遲須臾 他就不要 迨至成童
尤將護惜 妝扮希奇 無美不畢 父若教之 母即阻住 說兒年小 宜當寬恕
長至七八 亦復如是 有書不攻 任其放肆 偷雞摸狗 被人唾罵 還說兒小
智識不大 惡習已成 纔令上學 拜託先生 准其安樂 少讀幾行 莫令奔忙
吾兒年小 放蕩何妨 去了半日 就望他歸 白酒雞蛋 補氣充飢 倘遇兒子
課程未熟 被師責罵 眼淚流出 回家對母 哭泣哀哀 先生毒打 吾實難挨
母聞此言 惄焉如擣 下後如此 不讀便了 又或可惡 偶爾被笞 唆使母親
盤問宗師 爾婦不察 反說兒是 今兒輟學 又辦農事 謬說人生 讀書即貧
把穩喫飯 不若躬耕 父若在旁 以理來喻 或者督打 母便怒氣 為愛嬌兒
夫婦反目 睚眥之怨 痛恨入骨 從此以後 子不像人 不顧廉恥 妄誕橫行
伯叔指教 母即變臉 我之兒子 何勞你管 子膽已大 作事糊塗 倚其慈母
為護身符 肆行無忌 到處嬉遊 花街柳巷 日夜不休 到了成人 幕其妻子
從前愛他 他反不齒 打爹罵娘 全不知畏 干犯國法 死無葬地 人財兩空
真可欺息 吁嗟溺愛 究竟何益 吾仙今夕 憫爾庸愚 歷言弊病 大家改圖
望其光前 宜正其始 不教而成 斷無此理 從小教育 自然不差 不信吾言
請看畜花 人有秉彝 皆具靈性 少年無知 急須規正 動靜語默 防於未然
一事之錯 責備在先 昔有君實 司馬溫公 年方幼小 言語失衷 與姊在庭
共弄胡桃 一言哄姊 父責不饒 所以溫公 從不妄語 只緣父教 自己知悔
宋代大儒 威名赫赫 德業文章 猶傳史冊 歐母畫荻 柳母熊丸 此二賢母
具詳簡編 此種古事 最易詳明 爾婦人兮 各宜記心 相夫教子 都宜完善
裕後光前 甯容缺點 果能克盡 莫蹈前愆 將來門第 自出英賢 孝子慈孫
一堂繞膝 視膳問安 不須憂戚 修德讀書 善為至實 有子成名 爾亦壽考
吾不多言 各宜熟味 言雖淺近 裨益無既 至於訓女 亦為緊要 另演專篇
是則是傚
下壇詩
千言萬語說來多 費盡心思一片婆 深恐坤流成溺愛 請將吾訓細研摩
附註說明
孟母仙姑略史:鄒孟軻之母仉氏,三遷其居以教孟子,卒徙舍學宮之旁,其嬉遊乃設俎豆。揖讓進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之君子謂孟母善以漸化,孟子既學而歸,孟母問學所至,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斷織。曰。子之廢學,若吾斷斯織也。夫君子學以立名,問以廣知,是以居則安寧,動則遠害,今而廢之,是不免乎廝役,而無以離於禍患也。孟子懼,旦夕勤學,師事子思,遂成天下名儒,君子謂孟母知為母道矣。孟子處齊而有憂色,孟母見之問故,孟子對曰,軻聞之。君子不貪榮祿,今道不用於齊,願行而母老,是以憂也。孟母曰,夫婦人之禮,年少則從父母,出嫁則從夫,夫死則從子,禮也。今子成人也。而我老矣,子行乎子義,吾行乎吾禮,君子謂孟母知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