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公活佛 降
第七回 羅漢天宮永世傳
詩曰:羅漢天宮作暢遊。著書勸化啟良儔。
眾生共沐緣機得。永世流傳願可酬。
聖示:哈哈!今夜老衲再來著書,賢生靈神出竅。
勇筆:弟子參叩老師佛駕。
濟佛:賢生無需多禮,吾等出發吧!
勇筆:是。對了!今日著書,老師吟詩之後怎未再行開示提點弟子一番?
濟佛:老衲見賢生胸有成竹,也就免了篇前那番話。哈!哈!賢生不用驚異,有話直說吧!
勇筆:(原來老師早已透視如鏡)您是聖佛,這點神通弟子當然見怪不怪。只是弟子好奇,您應該每次著書都能洞燭正鸞心思,為何本期卻有異於平素?哈哈!弟子都說對了吧!
濟佛:對是對了。那賢生說說,老衲是何心意?哈!哈!
勇筆:您這是刁難人。弟子要這麼神通,早就上桌上供人膜拜了,幹嘛還這麼辛苦,您就直接開示。
濟佛:賢生不是疑問,五百羅漢中有 彌勒菩薩名列其中。
勇筆:是啊!是啊!佛經明載 彌勒慈尊乃受世尊付囑度盡遺眾,故上生兜率陀天建設彌勒淨土。怎會是五百羅漢之一?
濟佛:賢生讀經未解其來龍去脈, 世尊付囑慈氏乃在貳仟餘年前而已。但慈氏累劫下生,乃以慈為姓仁心本願護生。即是說明慈氏成就 彌勒慈尊之前,仍有應運下世。而其應緣之身,即為慈氏阿逸多,即為五百羅漢之一。
勇筆:弟子明白了,只是這樣就要老師略顯神通一番了嗎?
濟佛:哈!哈!老衲是見賢生那一副以為可以問倒老衲之心情,所以也樂得與賢生附和附和。哈!哈!
勇筆:行了,下次弟子一定再找個問題請您開示。啊!在羅漢宮中也有演法廳?
濟佛:當然,慈氏既是五百羅漢之身,則彌勒淨土之參玄閣、演法廳,當然都俱備了。
勇筆:那請老師再為開示,慈尊目下倒底是駐錫彌勒淨土,還是在此?
濟佛:當然是在彌勒淨土。
勇筆:那麼這裡的羅漢就不是慈尊了?
濟佛:賢生忘了五百羅漢屬名額,可以遞補。此處,當然已非慈尊。換言之,慈氏阿逸多本是這裡之一,累劫下世直至成就 彌勒菩薩,即居兜率天不在此處。
勇筆:弟子明白了。那麼現在這演法廳主人是誰?
濟佛:仍是慈氏阿逸多。
勇筆:老師啊!您這是什麼話?一下子說慈尊居兜率天,一下子又說在此。況且您明明說出慈尊已在兜率天,不在這裡。
濟佛:哈!哈!賢生自己問羅漢吧!上前參叩慈氏阿逸多羅漢。
勇筆:(原來此時演法廳門口正矗立一位大羅漢)弟子參叩慈尊(原來面前這位大羅漢正是一付笑容可掬肚大能容的 彌勒佛)
羅漢:賢生弄錯了,吾乃五百羅漢之一,可不敢上稱彌勒慈尊。
勇筆:老師啊!咦,怎不見了?
羅 漢:賢生勿急,濟佛有事離開,問題由吾解答。在 釋尊住世之時, 彌勒慈尊是為隨侍道眾,但上生兜率陀天成就 彌勒菩薩。此一事實,卻來自於 彌勒慈尊生 生世世本願仁心護生。故在羅漢宮,距今二千五百年前之慈氏阿逸多,是目下兜率陀天之 慈尊彌勒。此後在此之慈氏阿逸多是吾。
勇筆:弟子有些明白,那請問您是如何遞補上這羅漢果位?
羅漢:賢生可記得彌勒法教,在古樓蘭、月氏國曾遭浩劫?
勇筆:弟子知道,也因此彌勒法教有式微,但却偃而不息。
羅漢:正是。吾乃彼時投生於古樓蘭國之行者,心向彌勒正法,彼時西域一帶,彌勒正法即如今時之佛陀正法一般興盛。但隨古王國之覆滅,佛法亦遭劫難,吾乃將法本尋妥深山大壁,將之藏住密封以待正法再興之日,因此吾乃上生此土証阿逸多羅漢果。
勇筆:原來如此,弟子明白了,您是以護法之功契合慈尊之願,遞補慈尊所留遺缺。
羅漢:然也。
濟佛:弄清楚了,吾等回去吧!
羅漢:恭送濟佛蓮駕,賢生後會有期。
勇筆:弟子告退(師生離開西天應供之地,往回堂走)老師啊!您倏一聲不見了,存心讓弟子出糗?
濟佛:賢生那問題拉拉雜雜的,不如讓大羅漢對你說個明白,老衲落個清閒。哈!哈!已到貴堂賢生靈神投體。
勇筆:弟子恭送老師蓮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