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
慨歎世風日下,色情氾濫,腐蝕人心,莫此為甚。綱倫亂則世道衰,禮節喪則心性危;考清末明初,西潮東漸,不只引進了科技思想與方法,然而影響最大者乃歐美自由戀愛之風氣,加以共產國際的婦女解放運動,相繼蠢起,此風一開 ,原本吾國含蓄保守之情操,被突破而崩潰。青年發育期間,生理與心理皆未成熟,受此感染,驅之若騖;感以此為新鮮之事,戕害青年身心,為害且烈。由此而身體衰弱者,名節毀敗者,比比皆是。青年為國家之棟樑,弱民種弱,國必難強,由此長期推演,中華兒女豈不危傾於旦夕?
跋
慨歎世風日下,色情氾濫,腐蝕人心,莫此為甚。綱倫亂則世道衰,禮節喪則心性危;考清末明初,西潮東漸,不只引進了科技思想與方法,然而影響最大者乃歐美自由戀愛之風氣,加以共產國際的婦女解放運動,相繼蠢起,此風一開 ,原本吾國含蓄保守之情操,被突破而崩潰。青年發育期間,生理與心理皆未成熟,受此感染,驅之若騖;感以此為新鮮之事,戕害青年身心,為害且烈。由此而身體衰弱者,名節毀敗者,比比皆是。青年為國家之棟樑,弱民種弱,國必難強,由此長期推演,中華兒女豈不危傾於旦夕?
詹XX,台灣省彰化人,平時以賣草蓆為生,民國六十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他到 雙溪鄉太平村憨仔坑摘蘭花,在路上遇見單身經過的楊姓婦女,遂暗跟至憨仔坑下山坡,見四周無人,即向錢擋住意圖非禮。事被楊婦掙扎峻拒。詹某為達其姦淫目 的,竟揀起路旁一根木棍,將楊婦擊倒;在他無力反抗時,施以強暴。
郭亨,清朝江蘇省江寧縣人,為人尚稱忠厚,但妻子卻生性殘酷而又忌妒。 他是江寧府學的生員,有一次和同學上京應試,當試完正等放榜期間,有一天他似夢非夢,聽見一楊姓友人來告訴他說︰「我今在陰府當判官,故知你此次的考試, 應高中第五十七名,但以你曾逼姦一婢作妾,致被你妻子虐待,委屈含冤而死。因他的冤魂時來閻王處控告,所以雖然你一生忠厚,但因有此觸犯邪淫,令人委屈含 怨而死的污點。冥律為伸張天理之無私,不得不剝奪你功名以示懲罰。至於你那殘酷的妻子,由於苛待婢妾致死,冥律亦判他傷目夭壽的報應。」 郭亨聞言一驚而醒,初頗以夢非真,不敢為然,但經放榜果然不中,復聽房師說曾把他列入錄取名榜,因小有瑕疵,又被主試官挑除,一切經過正如夢中楊姓友人所 示,遂大悔恨。及至懷著落第不悅之心回到家中,見他悍度之妻,在一場大病後,雙目突成盲。此後他即經常處於困頓潦倒之中,而妻子於傷目後,因行動不便又多 病,竟於貧病交迫中,夭壽身亡。
編者按︰為逞一時獸慾,逼人作妾,至遭婦之虐而死。遇此事誰能無怨,怨不得伸,故必有冥律以罰。由此可知邪淫之惡,天人共棄,而其受報亦很明顯。然社會上竟仍多姦邪之人,於得意時,常為貪色而逢場作戲。如此之人,其得意,鑑之古今人物,又能有幾時?思之令人可畏。
藍潤玉,宋時人。少年時英挺俊拔,才學極受師友的器重。而他也頗以他的聰敏 自豪,視科舉有如拾芥之簡單易得。他住在某部尚書的隔鄰,而尚書適有一女,是當地才貌雙全的美女。他曾在尚書府前,偶然見她一次,心神極頓為所迷,日夜思 慕不能忘懷。有一天她正在家裡的後園散步,突然聽見隔牆有女人的聲音,遂生心窺視;當一見後,即認出她曾視驚鴻一瞥,使他日夜牽懷的美女,不禁喜出望外。 但因為於尚書的權勢,不敢公然越規親近。於是只有在牆上鑿下半塊磚,以便能時常偷窺,俾滿足他的單戀。如此不斷的偷視,經過有半年之久。直至尚書之女出嫁 後,他因無復再賭他的姿容,心裡甚感落寞空虛,並有點失魂落魄,因此作了一篇相思賦,以抒發他的戀慕之情。作好後又時常吟詠,有一次適為一個同窗好友看 見,被搶去燒毀,並義正言詞的勸誡他,囑其不可如此,以免虧損德行。但他不但不知悔悟,反責怪他好友的干涉,並笑罵好友不解情。後來他去應科舉考試,在考 場中似夢非夢,於昏沈中,好像被人用針刺他的雙眼,一驚突然眼睛不能睜開。因而唯有繳白卷出場。回到家後,依然眼痛不止,結果竟因此雙眼成瞎。而毀他相思 賦,並勸誡他的友人,卻一試而名列榜首。
明朝浙江省杭州府,有一陳姓醫生之子,於應府試完時,主試官正評閱到他考試 卷之際,卻發生了一件極不可思議的事。原來他的文章經評閱後,認為平庸,正想予以捨棄不錄取時,耳邊呼聞有呼「不可」之聲,於是拿起文章再看,細閱後,仍 感無可取處,又欲捨棄。此時有聲連呼「不可」﹑「不可」,因之復再詳閱,然總覺未達錄取標準,最後決意絕不錄取;但剛起此意,突然又聞連呼「不可二字最 難!」之聲。主試官一連數次呼聞「不可」之聲,依經驗,必知有陰德所蔭,遂為敬重其德而予以錄取。放榜後,主試官即召見他想問明其事,但他亦不知所以然。 回至家中,他即將此事轉詢其父,陳醫師聽其子述說後,不禁感歎說︰「此是我壯年時發生的事,是時我曾無酬醫好一貧病之患者,有一次因避雨投宿在他家,他的 妻子夜間受他母親之命,以色相來陪伴我以示報恩,當時我正在虎狼之年,見到嬌美之女,生理上免不了有些衝動,但想到這是損德敗行之事,不禁自言自語說︰ 「不可!」而把此衝動壓制。然而此時那婦女卻強拉我上床,我連忙說︰「不可!不可!」並脫身端坐一旁。可是那婦人嬌媚柔順的誘惑 ,加上生理的衝動,最後我幾乎難以自持,但正當我感到難以克制時,心理不覺大聲呼出「不可二字最難!」那夜我就在禮與慾的交戰下,極不容易的度過;待曙光 一露,我即迫不及待的趕回來了。此事我從來沒告訴人,不意上天竟然如此的厚報於我,使你因而獲取功名;希望你以後要更加勗勉於進德修業,方不辜負上天對我 們的眷顧!
編者按︰美色當前,生理衝動,人所難免。而現今社會,到處皆有誘惑之坑,是禍是福,一憑各人之能否遵從禮法,立克其邪!為己為子孫,可不慎乎。
曹XX,明朝時人,當他還是太學生員時,因只知讀書為求功名利祿,而忽略於 進德修業,故課餘之暇,常好野遊,並縱情於聲色。他曾和鄰婦有一段姦情,而事被其夫獲悉。有一天他丈夫為捉姦,乃偽稱欲出外數日方回;他信以為真,遂暗中 約他於某日晚幽會。剛好那天為太學聲員定其聚會之日,清晨他得一位好友即來邀他赴會;雖然他為私會鄰婦,再三得推辭不去,但友人已知他的隱私,不忍他做那 損性敗德的事,於是不由他分說,強拉著他去赴會。到了會場友人恐他又藉故離去,乃建議諸會友將此次之會,模擬會試情形,封鎖所有門戶,不准與會者自由出 入,待晚宴後大家才能盡醉而歸。他受到如此的禁制,內心雖極不願,但亦無可奈何,只有隨同大家把一篇文章草草做完。晚宴時他因有心事,所以不敢多飲酒。然 友人想暗中阻止他去幽會,故連同諸友以罰酒方式,爭相強敬他酒,直到他喝的酩酊大醉,才把他護送回去。由此那晚他遂無法去赴鄰婦之幽會,鄰婦因久候他不 至,適唯一游手好閒的無賴漢看見,挑動他的春情,而做出那男盜女娼的勾當,同陷於淫慾之中。此時被他久伏暗處的丈夫親見,由於念怒妻子的淫賤不貞,及奸夫 的可惡,立即拿著一把斧頭,將這對淫婦奸夫砍殺。
次日曹XX酒醒後,聽人議論紛紛的談起當晚的事嚇得驚出一身冷汗,至此方痛 悔過去所行,並慶幸益友的巧妙安排,不然此刻身首異地的定是他,而非無賴漢。因此立即邀來諸友,當面向他們發露懺悔,並請他們作盟證,力是從此以後絕不再 涉邪徑,而且願以有生之年,行善補過。幸而他能及時悔過,又時時以慚愧之心,力行眾善,而上天又不罪悔過之人,故數年後,他的氣質大為改變,由放蕩子,一 躍而為人所欽敬的善士,不久終於再崇禎年間,獲進士及第,並留給後人悔罪行善補過的好榜樣。
張文盛,福建人,有一次出外遇賊過境擾亂,因和友人暫避入山中一石洞中,當 他們入內時,見有一年輕貌美之少女先在。那少女見他們顯得極為害怕,倉皇的就急著想出去,張文盛即出聲止住並說︰「你這一出去必定遇見盜賊,而遭到不測, 我們是正人君子,不會傷害你的,請不要擔憂害怕。」又問她住處,但少女只是含羞不敢答,不敢正面和他們談話。到了夜半,張文盛的友人,以美色當前,有幾次 忍不住生理的衝動,想親近那少女而加以強暴,但都為張文盛奮力制止住。天亮時,張文盛又為了安那少女的心,於是挽著友人出洞外。等打聽到盜賊已全部退去, 即立即請來鄉裡老一輩的長者,同進洞內,經一問起,才知那少女正是自己的未婚妻,因自己不便送她回去,急懇求鄉老護送她回家。不久他們即結婚,就在洞房之 夜,張文盛對著妻子說︰「我們避賊當日,如果我也心存邪念,就難以禁止友人姦污汝,我這一念之正,守夜待旦的清白操守,竟然是保存自己未婚妻的貞節。如今 我們能結為夫妻,心坦蕩沒有半點芥蒂,都得歸功那天的善念。可是那時友人衝動的情形,現在想起來,仍有餘悸。」因為張文盛的人格高尚,所以後來生子,皆發 達顯貴。
郎綸綬,明朝人,為人聰明而敏達,但生性好淫,凡是不正經的婦女,都樂於接 近他,年齡過了四十,自己深知好淫成性,常淫亂他人妻女,必以獲罪於天。雖然有想悔過補罪,但又不知如何補過挽回天心,因此,只有聽天由命,等候懲罰,有 一次生病,偶然讀文昌帝君感應篇,看到書內有一頁寫著︰「如果有人犯了淫亂惡行,後來能知過悔改,行善補過,久而久之必能滅罪得福。因為天道雖禍淫,但不 加罪真心悔過之人。」他反覆看後,即高興的跳起來,並很歡喜的自言自語說︰「我因以前犯了淫亂的罪過,心理常懷恐懼,怕上天會突然的降災禍懲罰。時時心存 後悔,幸而能在病中見到感應篇,因而獲之悔罪補過的道理,此後我可以不必再懷恐懼了。」於是自那時起,即向神前懇切懺悔,力誓改過自新,並且力行眾善。凡 有所著作,常借聖賢經教以勸誡人。尤其對於戒淫一事,更事諄諄勸誡。如此經過了數年,以懺盡前非,而行善日著。有一年終於獲選由府學而升入太學。後來由於 兒子的貴顯,而蒙封官,享年九十多歲,無疾而終。
賈仁,明末清初人。雖然他已過五十歲,但仍沒有兒女,因此常日夜耿耿於懷。 有一夜,他夢到生育祠去求子嗣。看見生育神拿出一簿冊指給他看,並且說︰「你年輕時,曾經姦淫一有夫之婦,以有此汙點,要想得子嗣,恐怕是無望了。」他聽 後,感到極為驚恐,既傷心又後悔,於是懷著懺悔的心情。極誠懇的向生育神叩求說︰「罪民年輕時,不明是非,受不了引誘,以至犯了邪淫。現在罪民已知罪,乞 神明能指示明路,以彌補罪過。」生育神見他哀求那麼懇切,於是開導他說︰「你既然已知道悔過,若能勸化十人不犯邪淫,即可贖罪,如能勸化更多的人,則欲求 子就有希望了。」他經此一夢,即時時引疚自責,並諄諄不斷的勸誡人。而且又經常捐錢出力,刊印有關戒淫的書籍,普遍的贈送。所以被他感化,得以懸堐勒馬, 免犯邪淫的人很多。他自夢中受神指示後,即以贖罪的心情,努力行善,並如此的廣勸世人,使之淫邪之害。因此後來不但滅了罪,且又獲晚年得子,連續生了三個 兒子。而且長大後個個賢良,年輕時即都做了官。並且在他九十多歲的時候,由能親見孫子輩,個個科甲及第,貴顯朝廷。
李定,明朝嘉興府人,有隱惡揚善的品性,凡是有人談論男女隱私及淫穢之事, 即嚴肅的勸戒他們。並為了使人明瞭妄論人事非,詆誨人名節,好談淫穢等事的過錯,特撰寫一篇口孽勸戒文,用以訓誡後學。因此受他訓誨改過遷善的人很多。本 來他為了屢考不中,對於功名以心灰意冷。但在晚年,強被他的學生一起赴考。他也懷著陪伴的心情參加考試,原沒指望能獲中。然而當他考試完,於放榜的前一 夜,忽然夢見他父親說︰「你前生少年及第,但恃才傲物,不知謙恭待人,故今生上帝罰你終生屢試皆不如意。但此次因有一個應試的人,注定今生該中解元,來年 復可進士及第。只因好色貪淫,前月淫污了一個未出嫁的少女,功名已被削去。文昌帝君因你作口孽勸世文,受你勸化而不敢再談淫穢之事的人很多,所以陰功也很 大,因此把你名捕上,希望你以後能更加善體天心,勗勉後學進德休業,以報天恩。」他醒後,驚喜異常。經放榜後,果然中了解元。次年也很順利的得進士及第。 他原以無意功名,但竟以平日勸人為善,意外的得天賜功名。所以為感天恩,立身處世更加謹慎,並隨時砥礪後進。後來他以為官清正,仕途一帆風順,做到侍郎及 御史的官。
承先志,清朝雲南人是一富家子弟。而他母親娘家也是當地名望大族。他母舅有 一女,生的極為秀麗,自幼和他感情很好。每逢他隨母回娘家時,即聚在一起談笑嘻戲。彼此長大後,雖然他表妹已經與人定婚,但他們表兄妹,並不因此有所顧 忌,仍然像小時一樣,穿間入房追逐嘻笑。由於他們經常在一起,日久生情,表兄妹竟然瞞著父母,有了苟且的行為。並且胎珠暗結,當他表妹嫁到夫家後,他們的 奸情立即被發覺,他的夫家一怒之下,即以敗壞門風,告他及他父母放縱淫亂之罪。承先志的母舅為了不使事情鬧大,遂頃家蕩產去賄賂官長,並賠償女兒夫家一筆 數目不少的錢,才勉強把此事平息過去。可是他的母舅,卻因氣憤他們的淫亂行為,使他名望掃地,因此時時鬱怒於心,以致一病不起,羞愧死去。而承先志一家, 也在咸豐五年,髮匪在雲南作亂時,家中男人俱被賊殺,而婦女也盡被淫污折磨致死。
趙永貞,明朝正德時代的人。少年時曾有一善相之人,見了他的面相,對他說︰ 「你很有善根,二十三歲時,如果去應鄉試,必可中解元。假如能更勉勵修善,後來的前程,實在無可限量。」於是他二十三歲時去應考,但放榜後卻沒有錄取。有 一夜他夢見去見謁文昌帝君,夢中他被帝君怒責說︰「你這次的考試,本應已頭名獲中,但因你以淫心偷看侍婢,並引誘鄰女來嘻戲,所以功名被剝奪。」趙永貞聽 了這一番怒責,急為自己辯解說︰「雖然我有淫意,但並沒有淫污她們,難道這也算犯淫,而該受如此的懲罰嗎?」文昌帝君聽了他的強辯後,又怒斥說︰「你以為 真正要犯了淫行才有罪嗎?凡是淫心顛倒,惡意纏綿,雖然身體沒有真正的去淫污人,但只要見色思淫的心意,即會受到名譽俱被剝奪的懲罰。何況你和他們不別男 女,竟然相互調情戲謔,拍肩執手。試問你當時是什麼心思?因你有了淫心又無顧忌的戲謔她們,以誘發了她們的情竇,使他們陷於情迷意亂的痛苦。上天因此奪去 了你的功名,如今你依然不知悔改,竟誘做如此的巧辯;恐怕以後會有更大的災禍降臨!」趙永貞被文昌帝君析理的怒斥後,才悔悟過來,立即拜伏在地,痛哭流 涕,極其懇切的懺悔並立誓說︰「我已知過,願從今以後,目不斜視,心不妄動,倘若在放縱心思於淫慾之念,甘受天罰,得身首異處之報。」文昌帝君見他真心悔 過,誘立下重誓,遂指示他說︰「看你悔過的心很真切,如果你能自己不犯淫念,又能再廣勸世人,注意言行和心念,勿涉至淫佚。你若能如此,比可使你科名復 舊,並且後福無窮。」說後即用筆直指他的心,趙永貞經此一指大驚失色,遂即醒來。他回憶夢中事,甚慶幸自己的善根深厚,有幸能獲文昌帝君的訓誡誨示,不然 蒙昧一生也不知過在何處。故從此以後,常常心懷警惕,時時謹慎自己的舉心動念,並努力行善。果然因他能痛自克責,懺悔前非,改往修來,在二十六歲時,中了 鄉試的解元。於是益加勉勵向善,更做了一篇勸貞詩,普遍廣勸世人之淫邪之過,如此再經過四年,他的善業日增,終於又獲進士及第。後來很平順的做到封疆大 吏,鎮守一方。而他的子孫凡能遵守他教誨的,皆個個獲貴顯。
林豋雲,宋朝人。家住江南,曾為了去省城參加考試,乘船經過吳淞江,在途中 天色已暗,即將船停在一傍水的樓房下。當夜半更深時,樓中不知何故,忽然起火。有一穿褻衣的露身少婦,為了逃生,從樓上窗口,慌恐的跳了出來,剛好墮落在 他所乘的船上。林豋雲看他只穿了褻衣,而又正值夜深風寒,於是把自己所穿的狐裘脫下丟給他,一方面讓他遮羞,一方面讓她藉以取暖。並且為了怕船夫,對她見 色起淫,而有所侵犯,故整夜挑燈,吟頌詩書不敢睡眠,等到天亮。遂即把她護送上岸,囑她自己回家,然後才揚帆而去。不久到了省城,考試完放榜後,很幸運的 被錄取。當她和一為同被錄取的考生,去進謁主考官時,主考官即問他說當我評閱你的考卷時,因你的文章未合標準,於是就把它棄置在一邊 。可是當晚,我即作了一個夢,見關帝君在你考卷上,批著︰「裸體婦,狐裘裹,秉燭達旦爾與我」之句。第二天早晨起來,見你的考卷,竟然改放在欲錄取的案 上。所以你此次的獲中,必定是曾經作過陰功積德,故能獲關聖帝君親賜功名,你能不能告訴我,究竟做了什麼功德?」林登雲聽了主考官如此一問,頓時領悟必是 船上救少婦的事。遂即把途中所遇的事,詳細的述說出來。救在他們把經過說完後,忽然同他去見主考官的那位考生,竟對他下拜說︰「你所說的那墮樓少婦。即是 我的妻子。那天夜裡我因事外出,高樓忽然被火焚燒。當我回來時,見樓下一婢女和一老婦,俱已被燒死,聽說我妻子也墮在樓下,故預料必也不能活,正感到悲 痛。但天亮後,卻見我妻子擁著狐裘回來。心中即懷疑他和人有苟且的行為,於是怒罵他一頓後,把他休離回娘家,現在聽了你所遇的經過,才之倒是我錯怪她;你 不但救了她的生命,而且又保全了她的貞節,此恩此德,真是沒齒難忘!」主考官聽了他們的訴說後,對林登雲的見色不迷,並能屈意維護人貞節的善行,即為讚 佩。更有感於天心的福善,和上天的巧妙安排,遂即令那獲中的考生,立即回去迎歸被她誤會的妻子,讓夫妻破鏡再獲重圓。次年他二人一同被選入翰林,林登雲因 未取,他的人格身受當時的宰相的器重,遂被選為乘龍快婿。後來仕途一帆風順,官做到侍郎;並且生有二子,年輕時即雙雙考試及第,俱入翰林,並官至禮部尚 書。
學道尼姑竟容淫污,敗德書生鬼奪其魄
張士進,清朝杭州人。他外表俊美靈秀,而且又出生在書香門第之家,所以年輕 時就中了舉人。他此時前程,正是極為光明遠大的時候。但當他和哥哥士宏,為了參加國家的人才大典進士考試。一同上京暫借住在一間民房讀書,以便就近應考 時,卻由於他的心術不正,作出損行敗德之事,因此毀掉他的前程,和寶貴的生命。原來他們所借住的民房對面,有一尼姑庵,張士進曾去遊覽,因而認識了一個極 秀麗的年輕尼姑。言談之下,更知她父母為了她的出家,曾給予一筆極豐裕的資財,以供她終身禮佛之用。他為了貪愛她的美色,又覬覦他的錢財。 於是憑著他的才學俊貌,以甜言蜜語,百般的引誘挑逗他。那年輕的尼姑也因道心不堅,抵擋不了他的迷惑,終被他所淫污。張士進又為了取信於她,更花言巧語的 和她立下盟誓,騙她將在考完試後,迎取她回去。那尼姑既然已失身於他,所以也盼望終身依靠他。聽了他的盟誓,遂毫不考慮的拿出一筆很可觀的錢,贈送給他作 為將來迎娶的費用。可是張士進自從淫污了她,又騙得她一筆豐裕的資財後,心足意滿,認為目的已達,又不信真有鬼神,所以當他考試完,發榜後沒有獲中,竟背 盟不聞不問,逕自離京和家僕回去了。那尼姑聽說他已不顧自己離去,才恍悟被騙。深悔自己道念的不堅,致失身又失財。心裡愈想愈氣,既悲傷又懊悔,所以一時 想不開,竟然上吊死了。因一股怨氣難消,死後即便成厲鬼追蹤他。那尼姑死後,張士進於回家半途中,忽然精神恍惚仆倒在地上,發狂似的大呼大叫,並且口中出 尼姑的音調,痛罵他的薄情背盟毀誓,僕人見主人突然被厲鬼所祟,即代主人許願,請僧超度,並藉以解怨釋結。但那變做厲鬼的尼姑,藉著張士進的口憤怒的說︰ 「這冤結是無法解開的,因我本是奉佛學道之人,他卻花言巧語的奪去我的清白,又騙去我的錢財,始亂終棄,致使我怨恨而死,此恨難消,故特追來索命。不是任 何超度功德可以作罷的。」張士進就這樣被厲鬼纏身,回到家後,經過三天三夜的痛苦號叫,一命就如此被厲鬼奪去了。
淫污侍女,瑞兆變不祥
胸坦蕩,美女當前不能亂
貪色失功名並終身潦倒
棄妻寵妾之報
招妓犯淫,功名幾被奪
欺淫孀婦,絕嗣又潦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