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公活佛 降
第十五回 律藏傳承喜有徵
詩曰:修行戒律本勤行。見性明心得永生。
寄望賢徒多了悟。堪期超証現光明。
聖示:哈哈,老衲今夜急急忙忙又來著書,勇筆賢生又要頭大了。今夜著書訪遊五百羅漢宮阿羅漢們潛心深入經藏之律,故賢生好自為之,非老衲又要給賢生出難題,實有必要。可也,賢生靈神出竅。
勇筆:弟子參叩老師佛駕。嘻嘻,老師啊!您難不倒弟子,律部弟子剛好前陣子要舉行小共修法會時,有去翻過經典,尚能略知一二。
濟佛:那就好,那就好,吾等出發著書。
勇筆:是。(隨老師身後步出堂外)老師啊!弟子所知佛之律法,乃在世尊滅後百年,有優婆毬多,其座下有弟子五人,對戒律各抱異見,因而一大律藏,始分成五部,是不是呢?
濟佛:好棒!好棒!賢生有用功,那這五部是什麼呢?
勇筆:呃?這個嘛…記不清楚了,您要嘛就直說,幹嘛考起弟子了。
濟佛:賢生看書就是走馬看花,佛之律法甚為重要,修行之人對律更是應戒慎,這五部律怎可忽略。
勇筆:是…是…。弟子受教,恭請開示。
濟佛:好吧,賢生適才所云,優婆毬多乃為西天第四祖,其五大弟子:其一、為曇福德,其律曰四分律;其二、為薩婆多,其律為十誦律;其三、為彌沙塞,其律為五分律;其四、為迦葉,其律為解脫戒經;其五、為婆麤富羅,但其律未傳世,故今之佛律悉皆本此四大律戒之本。
勇筆:好棒…好棒!老師啊,您記得這麼清楚,那第五部律為何不一併開示?
濟佛:嘻嘻。賢生不用套老衲,今夜帶賢生往訪大羅漢,即是要賢生了解大羅漢們對佛律之苦心。
勇筆:原來如此,可是奇怪,為何佛法中律宗在當今之世甚少見,弟子所知:學佛禪宗為禪師、學論弘法謂法師、學律為律師,但是目下只知有禪師、有法師,卻少見律師。
濟佛:錯了,賢生不見法院旁邊很多律師嗎?
勇筆:嘻…嘻,您開玩笑,那些律師怎能與佛之律師相比。
濟佛:(表情很嚴肅)賢生不要以為老衲開玩笑,法院旁之律師是國法中允許為民與公法辯論之人,而佛之律師卻是負起維繫佛法之戒律,同樣是為法而奮鬥之人。
勇筆:是…是。弟子並無他意,只是剛好有相同名稱,卻截然不同之身份,自然會加以區別。對了,為何大羅漢們要潛心於佛律。
濟佛:賢生自己看吧。
勇筆:(只見此時已入羅漢宮,來到一座非常莊嚴,金碧輝煌,無可形容,而此殿內隨處可見大羅漢們三五成群,好像在開小組會議,但老師不在此停住,卻直上頂層。只見上有玉匾金字,曰:犢子二字)老師啊,這是哪裡?
濟佛:賢生不是說第五部律未傳世,第五部律即為「犢子」,故今在此羅漢宮中。
勇 筆:(只見房內有七位大羅漢非常忙碌,時而發言,似乎作辯論或者是交換心得。咦!好像可以聽到字語,「佛之律法應以戒為首,然則傳渡亦甚重要,所以不能光 以戒而行,傳渡大典科律,必要齊全」。話落又有聲音響起,「不對,不對,傳渡只要三師七証即是依佛法戒渡,無需另立章典」,至此即無聲音。老師啊!弟子好 像有聽到大羅漢在爭辯是嗎?
濟佛:走吧,不要打擾他們。
勇筆:(再仔細傾聽,亦無聲音)啊!弟子明白了,您故意要讓弟子聽到那兩句話,您有何特殊用意嗎?
濟佛:是的,當今律法有許多在未來世中與現今不合時宜,並且佛法之律中將來亦是大羅漢們要肩負弘興之重命,故大羅漢們將佛之律藏及五部律分別在作辯正、彙整,以備因應未來要弘佛律之大命。
勇筆:原來如此,咦!老師啊,您幹嘛往回走,要回堂了嗎?
濟佛:哈哈!老衲尚有要事,況且今回是以闡述佛律之必要,已達成任務,不回去幹嘛。
勇筆:好吔,著書都這麼輕鬆,弟子樂得清閒。對了,下回做什麼?老師提示一下。
濟佛:下回恐怕要好幾期後了,賢生自己用功吧,可以,已到貴堂,賢生靈神投體吧。
勇筆:弟子恭送老師佛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