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帝君 降
偏見
修道子在修行過程中,這個偏見不但是一種心理執著的定見,更有可能是一切不實的所見;影響所及,不但使心念的認知有偏頗誤導,甚至扭曲,若再有不實之所見,則由偏見而入魔僅是一步之差而已。
世間人之所以稱為凡夫俗子,是因為只要世間所能產生的劣性惡行,人都有可能沾惹不去,或多或少,或輕或重,端憑各人理智道德,甚至喜惡去壓抑克制它。縱 然是道德存心、理智堅強的人,在身外的名利、物質、聲色,以至身內的習性、嗜好等等,都有沾染凡俗之氣的空間;有此隙縫,世人可能在不知覺中已染著凡俗之 氣,甚至受它主控猶然不自知。因此,人生過程中本就是以此生命而努力去祛除這些染著。
在修道子而言,已具體的將凡俗之氣祛除,但是經過一個階段,又要面對另一個階段。在修行過程中,許許多多的修道子,因宗脈的傳承,因教法的異同,因道理 的傳佈,產生不同的認知,外有此執,若再加上自身已有習性之偏頗,那麼在修行過程中,不論是共修或者自修都容易產生瓶頸,甚至導致挫折感。
昔時佛家禪林寶剎大道場,常常舉行辯經大會,將經典疑義經由各自修行心得提出辯證;如此一來,公信有之,學不及者得之,學有及者授之,不但愈辯愈明,並 使整個道場向心力團結,使有偏見者顯現無遺而及早防杜。因而在佛教教法之傳承有脈絡可循,並綿延不斷。但在其他宗脈則少有如此盛會,而在其中之修行人,每 有瓶頸不是自求多福,即是往外發展,無法將此問題妥善解決,如此產生良莠不齊之素質,進而使其中少數有所偏歧之修行者愈行愈遠。若再加上因心理建設不夠周 全,或者動輒倡言靈異現象,不論是自性祟亂,或者外魔招引,如此不使行者墮落偏歧才是怪譚。
因此,修道子當必須從自我檢視,是否有所偏執著,首在由一切虛幻怪誕不談作實踐,杜絕心理之偏見、眼睛之偏見、腦海之偏見,如此可以潛心清淨,以求道理的開悟,智慧的提升。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