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恭接玉旨開著新書

本堂主席關 登台

聖示:今夜恭接玉詔,諸生接駕勿失禮儀!命本堂福神十里外接駕,命本堂城隍五里外接駕,其餘神人排班候駕。

欽差太白仙翁 降

詩曰:沙盤現字見神工。鸞筆詩文普化宗。

   濟度黎民開覺路。從茲德澤倍豐隆。

聖示:吾賚詔來堂,神人俯伏。

   欽  奉

玉皇大天尊玄靈高上帝詔曰:

  朕居凌霄,時懷庶民,以蒼生濟度為念!查爾懿敕拱衡堂設堂之本以皇母懿  旨開堂普化,以神設教,而以儒為宗,期期扶鸞,鸞音不斷。台疆一地,以爾堂之鸞門普化建功尤深,承繼尼山道脈遺徽不輟。開堂至今,著書不下廿冊,以此普度眾生,有目共睹。

  朕心大悅,今再敕旨一道,聘由文昌帝君為主著仙師,著由己卯年八月初六日起,每逢星期五鸞期,命由懿敕拱衡堂正鸞生勇筆王奇謀為主著正鸞,書顏曰「鸞音去迷」。以此一年為期,書成普化,再為論功昇賞。

 欽哉勿忽,叩首謝恩!

天運己卯年八月初六日

 

人天導師釋迦牟尼佛 降

 

  台疆一地,近代以來,鸞門應運弘興,一以助道推行,二以濟度眾生,鸞筆大轉法輪。今日不止台疆一地,因鸞門普傳法義,而使道氣沛然,擴及全球,各地莫不因鸞書之普及而使大道傳佈愈廣,提振道氣,宗風所及,眾生禮佛敬神愈加虔誠。究其所以,乃因鸞門以沙盤木筆感召諸天仙佛降駕,以諸天聖神仙佛慈悲,法義真理傳佈,藉文字成書,而啟迪眾生,有緣善眾由鸞書中仰沐諸天聖神仙佛之威靈顯赫,進而產生虔敬之心,當然可以由鸞門肩負諸天聖神仙佛與眾生之間結緣之橋樑。

  眾生之所以尚在輪迴,眾生之所以尚在沈淪,大都靈心蒙蔽,自力無以濟度。佛之所以住世,眾生有所需求,佛必感而應之;如今眾生之所以不能濟度,乃在執迷,有幸天降寶書《鸞音去迷》,在以仙佛之慧覺去除眾生之執迷,相共正覺,此為天心之仁憫,亦為末法眾生之福音。

  際值著書之初,為眾生勉敘數語,一則為贊寶書篇幅,再則是為序!

釋迦牟尼佛 序於新社懿敕拱衡堂

 

太上李老君 降

 

   欣聞天心慈憫,降著寶書鸞音,以祛除世人沈迷。由鸞門木筆恭請高真著書,以證道高真之智慧為世人開示迷津,恰如回春聖手對症下藥,可予病人沈痾起色,日 漸康復。而今素負盛名之鸞堂恭承大命著作本書,當可紅花綠葉相得益彰。此書一出,凡塵黎庶定必大受裨益。鸞門以介於人天之道場,當可使所有宗脈之行者,因 鸞門之廣結善緣,包羅各宗法義,而使行者更能因此受益而圓融,此在著書之始,已可預期矣!

   書之將著實有莫大因緣,一則台疆道風興盛,二則道脈廣泛,世人難免目眩神移,修行過程自然有所波折,因而以鸞音破除行者之迷、世人之執,因此書之著作自 然因緣大事。唯述論之書難免聒躁,幾近教條,若無誠悅耐性以浸淫論點之意境,則閱書流於走馬看花;不但浪費閱者心情及時間,更辜負上天之慈憫。

  因而,著書之初,甚願世人明白,此書之可受益匪淺,涵蘊尤深,有幸閱之,將乃千載緣機,藉於書前而提醒世人,並以為序。

太上李老君 序於新社懿敕拱衡堂

 

阿彌陀佛 降

 

  著書在教化,教化在引迷;鸞門以善書普化眾生,引導正信,破除執迷。台疆一地道氣興盛,鸞門著書普化之功宏偉且巨。

   今時眾生雖然得受諸家法教,個個發心于大道行持,但是根器卻也在凡塵色相染著中日愈泯落不顯,兼而道魔並降,自性佛魔互動,眾生不能開悟,比比皆是。有 幸得道福音,不幸智慧不明,因而此時眾生可謂時時陷入迷海之中,雖有心正信,不知如何由循。天降寶典,針此著書,以鸞音破迷,契引眾生慧性共行覺途,實為 眾生之幸!因而著書之初,三教上聖高真無不寄予厚望,各予抒懷贊襄,意在共勉!眾生莫以吟風弄月之雜詠以視是書,應知著書有其用意,細研詳閱,必有所得!

  際值著書,願用數語而勉眾生!並以為序。

阿彌陀佛 序于豐原懿敕拱衡堂

 

南天文衡聖帝關 降

 

  善哉!諸聖仙佛之讚歎,彰顯著書之可貴。

   際值叔世之秋,天降大道處處可得與聞,但修行者亦因大道宗脈之雜支旁流,無以自清,乃成眾生善慧者可以摒除而不受影響,中下根器者卻或多或少受此影響, 修持道路上起伏波折,實可痛心!尤以鸞門之門生,因在法義以及行持中,與重在戒律修行之宗脈不同,兼且廣納兼蓄,因而鸞門門生自然容易有根器之落差。若再 以鸞門之與各宗脈廣結善緣,接觸頻繁,則門生容易因此而受不善法義影響乃成自然之理。雖然諸聖仙佛之讚歎意僅在襄贊著書之可貴,但以鸞門之一斑而廣推各宗 脈,則修行者隱藏法教之迷歧,將為嚴重之危機。加上際值功利主義之現實,工商社會人心已處在緊繃之際,若再加上沉重之法義迷昧,更容易使行者偏入歧途。放 目環視,今時行者有此誤導現象,可謂嚴重危及修行之根基。

  幸有天心慈憫,兼有豐原懿敕拱衡堂之神人用命普化,乃針此而著書。書已開著,吾勉世人,莫因說理煩躁枯乏無味而忽視本書,天降寶典必有其振衰起蔽,以起振聾發瞶之用意,深願世人勉而閱之!閱而研之!以此所得助益修持。謹在著書之初,以此為序。

南天文衡聖帝關 序於豐原懿敕拱衡堂

 

文昌帝君 降

 前言

  鸞 門之成為宗教一脈,其特色乃「以儒為宗,以神設教」。所謂以儒為宗,即乃以儒家之忠孝人倫道德為宗旨;所謂以神為教,即乃揉合各大教門之聖神仙佛,藉砂盤 木筆以傳真諸天聖神仙佛之訓文而啟迪世道人心,藉以勸人向善。因此,鸞門以文字因緣而與各階層眾生廣結善緣,是故,代天宣化而濟度蒼黎是為鸞門所肩負之職命。

   唯自古以來,鸞筆之傳真即有一層神秘面紗掩蓋,因為鸞門之正鸞生可以是學問淵博之學者擔任,亦可由士農工商任一行業之人擔任,更可以不分乾坤二道,甚至 目不識丁之老弱婦孺擔任,其關鍵就在鸞門煆乩之心法而已。鸞門之煆乩心法無它,只是將一個凡人之靈體煆煉至可與神靈融會而自如,即可砂盤運動木筆而傳真聖 訓;然則就在此一煆乩心法之玄妙,可使一凡夫俗子由煆乩圓滿之後,一躍而成可以神人合一之神使;因此至今許多修行之人以此為架構而衍生許多似是而非之法 門,並稱之為可通鬼神、知造化,儼然陸地神仙;是以許多行者之修行有所偏歧,實與鸞門心法之不甚明瞭大有關連。

   既然鸞門之心法是以造就一位凡人短期可以成就神人合一之境界,與諸大正教中即已有所記載之通力或先知等能力實為異曲同工,無所詭異之處,只是後人之不 知,或予斷章取義,或予強加附會,甚至有自創新義等等,乃致鸞門正鸞心法受喧染及至扭曲成不入正教之後天法門。實則鸞門煆乩心法有其先天上嚴格之要素,雖 然任何人均可能煆煉鸞門心法而成正鸞生,但在煆乩之前卻必須由鸞堂之主神考核其人之夙世因緣(當然亦包含領命下凡之先天根器者),再呈疏于南天主管司神鑒 核,會呈金闕擇聘主煆仙師,一切就緒後,尚須准正鸞生之自我修行發心,然後精進。縱然四九煆乩功成,准正鸞生煆習有成,但在往後的過程中卻仍然是一條漫漫長路。

   所謂人之所以是為凡夫俗子,乃因個人自我太重,即為佛家所云之我識難除,此一識神過重則容易使正鸞生不能神人合一。淺舉一例而言:若此正鸞識神過重(為 何此正鸞會識神過重,是未煆乩前?或煆乩後?往後再闡述),則彼在有所偏好之際,如美色、權勢、財利等有此機會則藉識神用事,不能神人合一之義正辭嚴、精 闢理論,只是藉神名義遂其私心而已。以一位受過正法之煆習,一旦私心自用尚有可能識神用事,則未經正法煆習之人,一旦能有通力,則其識神之重不言可知。上 天有鑒於此,因而特頒本書,乃在用以解開眾生之迷,不以妄言誑測之自創新義,並自陷迷津。

  書之著,吾忝為主著仙師,乃特闡述數語以列篇首,並為閱者之指引。

 

文昌帝君 降

 前言之複披

   鸞門以鸞成為宗脈,一則鸞筆傳真諸天聖神仙佛之妙諦真詮以啟悟眾生,再則鸞門之鸞期以諸天聖神降鸞揮鸞,以聖神仙佛之慈悲惻隱乃揮鸞濟世,救度眾生之苦 厄。因此,鸞門不論勸化以及濟世均與眾生可以廣泛結緣;換言之,鸞門之門檻永遠為眾生而無高低之設,是以只要世人有心即可入門,或修行,或行善。唯,有此 方便之大門,雖然使得眾生只要有心即可入門,卻因廣泛包容而衍生諸如各人認知不同理論之衝突,甚或各種教義不能融會。在此表像之外更深藏鸞門重於外行功 德,輕忽各人之內涵自修,因而產生許多似是而非之修行方式,甚或曲解之法義,進而有偏差,甚至岔入岐途,及至入魔現象。諸此種種,不能一概視為鸞門之偏差 現象,但終究於鸞門之以鸞筆為鸞期,近似於神通之顯現乃易於引動根器不佳或者淺薄者之效仿,甚至由於個人客觀因素,諸如累世業債以及智慧不顯等造成如此現 象。再者鸞門之廣為包容,有者入門之前已有道學之初基,及至受惑於鸞門之顯現神跡乃執迷於此,終致偏歧,總為事實現象。是以故,鸞門應運數十年以來,無可諱言頗多行者受此影響而有偏歧卻是普遍存在之現象。

   但是,鸞門藉由諸天聖神仙佛降鸞開示之真詮妙理,卻也造就無數修行者成為普化大道之賢才,職是不能因噎廢食。鸞門應運有此定數,亦有在此時之法輪大轉中 貢獻一定之力量。於今天降寶典,乃要世人明悟鸞門諸般現象,與世人甚或修行者之間之利弊,使世人得受鸞門之德澤,有如春風化雨之學,而導正普遍存在有所曲解之現象。

  著書之際,吾忝為主著仙師已有前言,卻覺意猶未盡。唯願眾生莫以贅述為煩,實要世人閱書之初,知書之旨趣,而能有意研閱,是所至願!因而再作贅複,志為篇首,再以為前言。

[美女-戒淫-戒色-自慰-色情-道德][賞善金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yfuder 的頭像
    myfuder

    積德改命

    myfu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