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第四回 訪阿修羅道

濟公活佛 降 乙丑年五月廿二日天筆蔡生扶

偈曰:忍辱為行可成仙。看破假相去倒顛。

   瞋恨怒怨皆魔道。回心轉意結佛緣。

濟 佛曰:仙佛以忍辱為行,所以成為仙佛;魔鬼以瞋怒為行,所以成為魔鬼。因此世人想修道成仙成佛必須克服瞋怒,否則遂便成魔鬼的眷屬。如佛陀的前五百世是一 位修「忍辱」行的僧人,有一天歌利王帶了一群美麗的宮女前往山中打獵,到中午時分歌利王感到有點疲倦就在山中休息打盹,等到醒來的時候,發現所帶來的宮女 都不見了,於是就到處尋找,忽然看見一個山洞,那些宮女就在洞裡聽一位僧人說法。歌利王看到之後,就怒氣沖沖的指責僧人說:「何方野僧,竟敢勾引我的宮 女。」僧人回答說:「我並沒有勾引她們。」歌利王說:「宮女都在你的洞裡,還說沒有!」僧人說:「我對美色已經沒什麼慾望了。」歌利王又懷疑的說:「為什 麼你對美色沒有慾望?」僧人說:「因為我已持戒了。」歌利王又說:「持什麼戒?」僧人答:「就是忍辱。」王一聽到忍辱這兩個字,就拔起刀來,朝僧人刺去, 並問說:「痛不痛?」僧人答:「不痛。」想不到逞強的歌利王聽到「不痛」兩字更加憤怒,於是就把僧人的身體砍成一節一節的,又問僧人:「你恨我嗎?」僧人 說:「既然已經無我了,那來憤恨。」這時候四大天王看到這些情形,非常震怒,忽然狂風大作,飛沙走石蒙蔽整個天空,使天地昏暗日月無光,天龍八部知道這件 事也趕來護法,僧人被分解的身體,又完好如故。歌利王看到了非常害怕,跪在僧人面前,哀聲祈請饒恕,於是僧人就代替歌利王向天求赦,很快的天空又呈現一片 晴朗。這時歌利王才回心轉意,發願向善。僧人也發願說:「假若我成佛了,就先度你。」歌利王就是後五百世的憍陳如,僧人就是釋迦牟尼佛。所以成佛之前,必 須經過許多考驗方能成就佛道,如必須忍受別人的瞋怒,也是其中之一。尤其賢徒自從開堂以來經常遇上「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的事情,吃了許多「悶虧」,等 於「啞吧吃黃蓮,有苦說不出」。還好你能吞到肚子裡,咀嚼一番又消化掉,不留在心裡「難消受」,可見你也是聰明人。

蔡生曰:恩師褒獎,實在不敢當,職責所在,不受點氣,也不行,所以我只好知命、認命、守命,而不敢怨言,否則道務就難以推展。

濟 佛曰:哈哈!「處事豈能盡加人意,凡事但求無愧於心。「說到毀謗老衲又想起一則典故,想當初佛陀住世的時候,有一個人非常嫉妒佛陀的成就,就暗中毀謗中 傷,可是佛陀始終保持冷靜緘默,不去理會他,有一天這個人也覺得罵得差不多了,想來看看 佛陀被毀謗中傷的下場。佛陀看到他來了!不怒也不怨的問他說: 「先生,我請問你,如果有人送你東西,你不接受,那麼這禮物該歸還誰呢?」那人很直爽的回答說:「當然是物歸原主呀!」佛陀又對地說:「那就對了,以前你 中傷我的話,我並不想接受,那麼這些話,又該歸誰呢?」佛陀這一問,可把對方給弄糊塗了,赧顏得無地自容更無言以對,也感到自己實在太過分了,於是立刻向 佛陀道歉,並聲明以後絕對不再中傷。所以修道人在表面上看來是傻的,在別人的中傷毀謗之下,往往不跟人斤斤計較,可是這才是最高明的方法,因為凡事「物歸 原主」就是最好的證明。但是有些人以為毀謗別人,中傷別人,是一件津津樂道的事,是一件揚揚得意的事,還到處招搖,以為自己了不起,唯恐別人不知,殊不知 自己的背上已貼上一張「人格掃地」的字條,還要到處自稱高貴,這不是更讓人恥笑嗎?所以無知的小人就是這麼可憐,身心已經沾滿了污穢,還自稱潔白。就像有 些長舌婦,每天到處東家長,西家短的搬弄是非,搞得鄰居不能和平相處,她還說:「我這個人最不會講別人的壞話了。」這不是很可笑嗎?好了,今天師徒閒聊過 久,東家長,西家短的講了一大堆,也該起程了。

蔡生曰:是的,我已坐穩蓮台,請 恩師起程吧!

濟佛曰:佛魔是不能兩立的,就像清靜與瞋恨是不能兩立一樣,它的分別所在就是八識田中的不同,一是修心養性的清靜,一是不守忍辱的瞋恨。不守忍辱的瞋恨即是阿修羅魔道,他們的生活情形,世人尚不了解,今天藉著著作理天遊記的機會,先到魔界天域去看他們,賢徒你怕嗎?

蔡生曰:有 恩師在旁還有什麼可怕的!

濟佛曰:前面就是魔域天界,你看看吧!

蔡生曰:哇!何方聖神如此恐怖,橫眉瞪眼,個個現出瞋恨憤怒之相,就像猛虎野獸虎視眈眈一般,我看這下完了,如果逃不出去,著書的使命就不能完成了!

濟佛曰:哈哈!成道之前,必須經過魔考,世人只在凡界魔考,你比較特別,來到真實境界魔考,讓你身歷其境不是更好嗎?也讓世人知道魔界眾生是什麼「魔」樣,好讓世人反觀自照。

蔡生曰:這裡女人嫵媚十足,艷氣逼人,可是為何男人卻醜陋無比,他們會不會傷害我們。

濟佛曰:你放心,老衲已帶來降魔寶杵,他們不敢輕舉妄動的。

蔡生曰:這就好了,前面有座宮殿是什麼?

濟佛曰:那是毘摩質多羅宮,阿修羅魔王即住在宮中,魔軍已經前來問候,讓我來應付。

魔頭曰:前面 濟公活佛來到,不知有何要事。

濟佛曰:哈哈!老衲是來看美女的。

魔頭曰:想不到 濟公活佛也禁不起誘惑,竟然也來找美女,還帶個小徒弟。

濟佛曰:哈哈!你以為仙佛也會無聊嗎?

魔頭曰:這誰曉得?

濟佛曰:小魔頭再放肆,小心魔杵是會傷人的。

魔頭曰:是是!對不起。

濟佛曰:快帶老衲去見你們的魔王。

魔頭曰:隨我來吧!

蔡生曰:真是「魔宮傳奇」的身歷其境,一路上看到這些魔眷,臉上毫無和藹可親的笑容,好像有點「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苦衷。

濟佛曰:這些都是受到魔王收服的小魔鬼,宿世以來不知廣結善緣,落得今日只得在魔界中過著奴隸的生活。

蔡生曰:這座魔宮建得的確太好了,在寶座上已看到魔王威氣十足的坐在那裡,宮女們個個顯得妖艷絕倫。

阿修羅魔王曰:哈哈!想不到 濟公活佛今天心血來潮,是不是想來享受享受呢?

濟佛曰:你有好東西可以讓我享受嗎?

阿修羅魔王曰:當然有,您想要什麼享受。

濟佛曰:永恆的極樂你有嗎!

阿修羅魔王曰:怎麼來此還要講道理,我不喜歡,我最討厭修道人了,一本正經的,多無聊,不如我每天有美女侍候。

濟佛曰:哈哈!這種福享不了多久了,早日懺悔修清靜之行吧!須知宿世以來你建廟、佈施。今天才有此福報,如不知惜福,不久也會墮入輪迴了,你難道不想想嗎?

魔王曰: 濟公活佛不必如此苦口婆心了,要勸的是您的徒子徒孫,我看他們在凡閒修行,有的還可以,有的早已退志了,您難道不知嗎?

濟佛曰:佛度有緣人。「天雨雖大,不潤無根之草,佛法雖廣,不度無緣之人。」你的魔法再大,只能考倒智慧淺薄之人,其他意志堅定者仍然努力修行,不受你魔法的欺騙,你放心吧!

魔王曰:那還說不定,你看現在的大道,自立門戶,稱師作祖,就像一盤散沙一樣,我看你如何處理。

濟佛曰:哈哈!根基深厚的人,就像磐石一般,如如不動。根基淺薄的人,就像小草一樣,經不起風吹草動,這是一定之理,但是「是道則進,非道則退」這些根基淺薄的人,有朝一日也會邁向真道而修,這是現象界的必然現象,不足為奇。

魔王曰:那我就等著瞧吧!

濟佛曰:好了,時間不早了,我們即刻回去了。

魔王曰:不送了!

濟佛曰:賢徒坐穩蓮台,準備回堂。

蔡生曰:是的,請 恩師起程吧!

濟佛曰:賢徒!今天來到魔宮有何感想?

蔡生曰:看他們驕慢無禮,為何還能得到福報。

濟佛曰:他們有天福而無天德,這是阿修羅道的特色,天道是有天福還有天德,所以是不同的。

蔡生曰: 恩師所指的天道是一貫道吧?

濟 佛曰:哈哈!道是無遠弗屆的,佛是空曠無邊的,修道人自修傳道都來不及了,還去談論是是非非,就是每天跟隨佛陀,拉住祂的衣襟,不修戒定慧,不息貪瞋痴, 還是等於一位迷昧的眾生,是成不了佛的。所以修道人不可自命清高,亢高自大,也不可隨便去毀謗他教,因為一切有為法皆是處幻不實的,只是度化眾生的方便法 門而已。如果執著於某宗某教而毀謗某宗某教皆是我執的作祟。只要出發點是善良的,講道德仁義的,即是傳道解惑的地方,有為世人犧牲奉獻的精神即是世人的榜 樣。在此老衲再特別強調一點,那就是只知佈施、建廟、助印善書只有天福,如能忍辱、消除好勝、傲慢、瞋恨才是天德。希世人能領悟其中的道理,不要被形相法 相給迷惑了。好了,聖天堂已到,蔡生下蓮台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yfuder 的頭像
    myfuder

    積德改命

    myfu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