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重任再降重生堂,活獄現形醒迷頑
濟公活佛 降
偈曰:再駕祥雲降堂前,老衲領徒著善篇,
金言妙語勸人心,活獄現形苦連連。
濟佛:老衲再次踏祥雲降堂前來參著金篇。此一因緣殊勝。這都是眾生善氣凝聚迴向重生堂所致,亦是重生堂諸子虔誠效勞,及林子重修之宏願所使然,方能讓老衲有此機緣再次降堂和諸子結緣。並與飛鸞再次共著金篇;使世人對於因果之事能有更深切的認識也。
飛鸞:恭迎師尊法駕再次蒞堂佛光普照,實是本堂之榮幸,亦是眾生之福也。弟子更高興能蒙上天慈悲,讓弟子又有機緣跟隨師尊上天下地四處遨遊,著作善書以警惕世人,實乃是弟子無上之光榮也。
濟 佛:此次若不是上天慈悲,不忍見眾生一再地迷昧沈淪,不明自己身犯何罪業,就必須接受何種業報,而在肉體受病魔折磨之時;還口出怨言,絲亳沒有懺悔之意。 方再降旨著作此一聖書︰「活獄現形記」。讓世人能在有生之年,得有一個善因緣的指導,知道該如何消冤解業,而以清淨之體回歸理天。最重要的乃是希望世人都 能擁有健康的身體行持大道也。
飛鸞:感謝上天慈悲;只是全省聖堂林立;為何上天卻將這重責大任賦予本堂呢?
濟 佛:此乃因爾重生堂始終抱持初志;一心一意代天宣化,盡心盡力行使著發揚鸞門之重責。加上林子重修憑著一股浩然正氣,為渡眾生不分你我的四處宣道,不但在 電視上弘法,也在電台裡佈道;雖然多少有遭受排斥譭謗,但都能以磨煉心性道志的心境而泰然處之。最重要的乃是他的宏願之大,足以包羅天地,此乃是不可忽視 的。因此上天方將此一聖書的著作任務,交由爾重生堂擔當;此一天命非輕,然而擔子雖是沉重,但深信憑爾重生堂這幾年來為眾生,為大道普化之精神,必能駕輕 就熟,順利完成的。
飛鸞:唉!看到一些修道人中途變節的情形,弟子有時會想,做人,尤其是身為一個修道人;實在不該做那些背信忘義之事,自己本身都是一個不守信義之人,又如何能渡化眾生呢?這樣一來;豈不是在自打嘴巴嗎?
濟佛:唉!非常時期,必有非常法門;一個修道人最忌諱的乃是中途變節;而上天慈悲就是怕修道之人在修行過程中,經不起任何考驗。這當中尤以病考最為惱人,方再宏開此一法門,讓爾重生堂再承接天命,著作此本善書,而老衲亦因此得有機緣再與飛鸞妳來敘敘舊了。
飛鸞:哇!真是太感激了;想必亦是師尊之美言;本堂方能有此榮幸,再次奉旨著作「活獄現形記」乙書,弟子真是又驚又喜呢!
濟佛:飛鸞;為何會又驚又喜呢?
飛鸞:師尊啊!在這本「活獄現形記」書中,什麼是活獄現形?弟子尚不明白;當然會驚恐呀!是不是要去參觀人間的監獄呢?
濟 佛:耶,非也!如果是那樣就沒有什麼稀奇了。現代人物質享受過度,所謂的文明病日益增多,以致自我安慰的情形亦不少。但無論如何,世人對於自己所犯的罪 業,及所受的病痛;總有理由解釋,而為自己找台階下。然對受過現代醫學洗禮的現代人來說;一旦患病而查出原因;大部份都有其自圓其說的一番話;但是對於查 不出原因的病症,卻又說不出所以然來了。
飛鸞:對了;遇到查不出原因的病症,一般人都會自然而然的聯想到,是不是沖犯了什麼?或說那就是因果病。
濟 佛:不錯!其實一句因果病;只是所有查無病因的病症之統稱;因無法確實解釋其乃何因之故。且因患病也有其有形和無形的因素,所以大多以此來勸慰世人,使其 甘于認命而承受之。像爾重生堂指導世人以行善功來消冤解業,此也是減輕病痛的一種妙法。大抵上,會來尋求仙佛解厄之人都還算是有點善根,可是因果病乃屬無 形;且因果又看不見,因此世人往往是不信者居多;也因此而喪失了許多能和冤業和解的機會也。
飛鸞:如此真是可惜!不過,照剛才師尊所言,病有可以解釋的和無法解釋的;又什麼是有形,什麼是無形呢?弟子迷迷糊糊地搞不清楚了,敢請師尊能夠詳細的開示一番好嗎?
濟佛:誰叫妳不拿出元氣來聆聽。才會搞迷糊了,看妳精神這麼差,是不是為了著書;晚上又睡不著了呢?唉!真是壞睏癖,待老袖用寶扇扇妳一扇,讓妳清醒清醒。唵嘛呢叭咪吽!
飛鸞:哇!清涼極了,感覺上精神舒暢多了。師尊,還是作神仙好,不管是冬天或夏天;都不用受天氣的威脅,一年四季部好像春秋兩季一般的涼爽,令人好羨慕哦!
濟佛:不用羨慕,妳只要照著聖神仙佛的腳步而修行,証果之時,一樣能不受四季所束縛的。
飛鸞:是!弟子知道。
濟 佛:言歸正題吧!現代文明人生病時,都會說你這個病因是如何如何發生的,好比說有胃病的人,就說是生活緊張忙碌,飲食不正常而導致的;肥胖症的就說是運動 不夠;肝機能不好的則說是疲勞過度;腎臟不好的;就說是飲食不均勻;肥胖或吃太甜,或縱欲過多等等,所引起的來作為病因。這就是有形的。無形的乃是指明知 身上有病,可是卻查不出病因來,而造成此一無形病因的有二個原因一,業力所致二,因果所致。所謂的因果,也就是自己的冤親債主。而此二種病因又分為「現世 之果報」及「宿世遺留之果報」。那主宰世人接受此一果報的地方;就是我們所要去參訪的地方。也是世人難得一聞的地方。若非天時需要,若非重生堂之宏願,若 非上天慈悲;又怎會將此一秘密之地方洩漏呢?
飛鸞:師尊!那是什麼地方呢?
濟佛:就是我們奉旨要去參訪的活獄;也就是地府附設之刑罰場所也。
飛鸞:嘩!那不是要下地獄了嗎?弟子不敢去。
濟佛:為什麼呢?
飛鸞:弟子上次去地獄靈遊的時候,不小心打死了地府的一隻黑狗;弟子賠它壹仟伍佰元的功德迴向,萬一這次去了又再發生同樣的事時要怎麼辦呢?弟子是很怕狗的。
濟佛:哦!原來如此,哈!哈!哈!飛鸞放心吧,此次妳是奉旨參訪;又有老衲帶路,不會發生什麼事情的。再說,那地方乃是地府附設的刑場;我們是直接到達,不用進去地府的,此點妳大可放心吧。
飛鸞:哦,這樣我就放心了。可是,師尊啊!那地方既是地府附設的,為何不直接稱地獄就好了。而要叫做活獄呢?聽起來怪恐怖的,是否有其原因呢?
濟佛:此乃因地獄之受刑者,乃是在世時作奸犯科之惡人,死後將其魂魄拘提受審。而活獄則是現世之人;在世間行使不法之勾當,被上天將其生魂拘提到活獄受苦。因此和地獄的懲罰是有所不同的。一個是處罰已死之亡魂;一個則是處罰未死之人的生魂,而有如此之分別也。
飛鸞:原來如此;那麼那些被拘禁受苦的人,知不知道自己的靈魂已被拘提到地府之活獄受刑了呢?
濟 佛:那祇要看其身體所受之病痛折磨的情形,就可以了解了。只是世人迷昧不知罷了。今上天洪慈,大開此一活獄之門;其目的乃是要讓世人在觀看此書後,能夠審 查自己之病因而懺悔罪業,並且行善立德,自可減輕其罪過,進而解除其受苦之情形。不過,這全要看世人之心意如何而定了。
飛鸞:是這樣的啊!那麼我們今夜是否要動身前去參訪了呢?
濟 佛:不了!今夜時間不早了;下回再開始吧!今夜老衲祇是將活獄的情形大致地談論一下;目的乃是要讓世人能知道,此本「活獄現形記」,乃上天慈悲憐憫世人認 假為真;生活在活獄之中而不自知。須知善念天堂,惡意地獄,一切乃自招自惹;實非他人能替代,有者現世果報;有者前世惡因,種種不一;難以盡言。希世人能 明白也。可!老衲回。
飛鸞:感謝師尊慈悲,弟子恭送師尊法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