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 九華山麓逢源生
濟公活佛 降
詩曰:慈憫沐澤異靈身。拱契天心祐愿存。
先源待成應智化。勤舉善悉証仙神。
聖 示:眾靈投於塵世中乃為業報之身,雖言此身為地、水、火、風而成,但一點真靈卻隱於其中,老衲觀今世眾為求日常之營生溫飽勤以勞力獲取其日常之所需,雖為 正道而取然亦須顧及身軀之調護,莫因辛勞之付出而損及此假身,於修程中需以借假修真,應能好好照料方不誤修途之進也!亦希諸賢於道務宏化之際皆能調護此色 身,閒暇之餘能多以靜坐調護。妙筆靈體出竅。
妙筆:徒兒叩見師尊聖安!
濟佛:免禮!咱們出發吧!
妙筆:聽聞師尊之慈訓徒兒亦有所知悟,眾生之業身雖為假,然無其色業之身當如何藉假修真而成仙成聖呢?
濟佛:爾所言甚是,世塵眾生為追求業身之享,皆勤於勞力之付出而疏於照護此色身,於日常晝夜顛倒不知惜護,待其衍生重疾後警覺欲改變日常作息之習慣恐為時晚矣!
(見蓮台已停駐於一密林中)。
妙筆:請問師尊此為何境?
濟佛:此乃九華聖境也!
妙筆:莫非為地藏王菩薩普化之道場?
濟佛:然也!今夜為師安排於此境探訪。
(忽見前方有一戴方形帽手持錫杖之人形往師徒趨近)。
濟佛:徒兒快上前拜見地藏王菩薩。
妙筆:弟子 叩菩薩聖安。
菩薩:勿用多禮!聞爾師尊今夜欲探吾境之修士特於此迎接賢師徒。
濟佛:道友許久未見可安好?
菩薩:唉!爾說如何能安,世塵之眾回天之路寬廣其不願行,幽冥之獄地處偏狹世眾卻喜橫闖,吾立之願恐難於短期能實現矣!
濟佛:道友之愿心驚動三千之境,雖非能於短期有所成,但觀甚多仙佛皆臨凡助之,道友勿灰心志,於今萬法普傳,相信知悟者皆能登上法舟同登彼岸,而未能渡者再研商對策定有回渡之機。
菩薩:惟能如此了。
妙筆:請問菩薩為何未見今探訪之對象?
菩薩:待吾施法。
(見菩薩口中唸動真言,錫杖往地面一震見一煙霧般之靈體由地面而出,於幻化間漸顯一人形。)
修士:參見濟公活佛、地藏王菩薩、見過妙筆
妙筆:莫非此修士為探訪之對象?
修士:今受菩薩之諭令,將吾入此境之緣由詳以述之參贊金篇普化
世眾。
妙筆:既是如此那請修士爾開言吧!
修 士:約數百年吾投生於此九華山下為貧戶之子,自幼承萱堂之授導於為人處世當能知足,雖身入貧家但亦安於此困頓之期,十八、九歲之際因無營生之技藝,遂入於 此九華山境中伐砍此中之林木,回自山下販賣以為日常所需,約過一年光景忽現數十位獵戶,於此山中佈網廣設陷阱以捕活動於山中之飛禽走獸,吾自幼受承家訓知 曉護生之義理,惻隱之心油然而生,常藉獵戶疏於照應之際,將受困之飛禽走獸一一解下放其而生,於一生中所行放之活物超於萬數,而於歸空之際受地藏王菩薩接 引而証入此境中逍遙也!
妙筆:修士之言弟子實感不可思議,亦為爾之行舉捏了一把冷汗。
修士:妙筆何出此言?
妙筆:於行放之際爾是否有顧及己身之安危?若適逢獵戶察覺或所行放之物驚恐做困獸之鬥,那後果真是無法想像。
修士:或為上天認同吾之憫心,於行放過程中從未令獵戶察覺,更妙的是受救助之禽物於鬆其捕網之際,皆未有掙扎之舉,靜待吾解除繫於其身之捕網,未如妙筆爾所言之狀。
菩薩:此為吾觀爾心慈祐護禽物,特遣派山神護祐以彰顯爾護生之行天地同鑑,亦令世眾曉悟能體上天有好生之德。
濟佛:放生得生,爾能於歸空之際受菩薩引渡而入聖境,此乃天律無私,為善為惡亦於一念之間也!今夜時已晚,地藏道友吾師徒就此引別!
菩薩:既是如此,那就此恭送道友與妙筆回宮。
修士:恭送濟公活佛與妙筆。
妙筆:弟子拜別菩薩與修士,今夜寶書圓成!徒兒感謝師尊一路提攜終而今夜圓功,此時此刻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言起。
濟佛:爾之心意為師知之,緣起緣滅總有定數,今結師徒之善緣乃為夙因顯成,定有再會之機。
妙筆:請受徒兒參叩之禮。(見妙筆行三跪九叩之禮)
濟佛:可!宮已到!妙筆靈體入竅,寶書至此完功吾回天繳旨!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