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訓女寶箴跋
上古男女無別,人生與禽獸無異,知有母而不知有父,知有愛而不知有禮,伏羲氏作始制嫁娶,以儷皮為禮。正姓氏,通媒妁,以重人倫之本,而民始不瀆,厥後黃帝元妃嫘祖,帝嚳元妃姜嫄,均母儀天下,禮教益明,唐堯在位。媯汭觀型,書美釐降,遂成虞廷郅治之隆,而且夏之興也以塗山,殷之興也以有娥,周之興也以太任太姒。
今讀三南諸什,后妃夫人之德,勤儉孝敬,寬裕溫良,化及家邦,被於汝墳江漢。男女以正婚姻以時俗美風純,賢才輩出,海內平治數百年,若是乎修齊為萬福之源也。周衰王制不明,而風俗靡敝,禍亂日滋,此孔子所以放鄭聲,樂記所以斥桑濮為亡國之音也。
易家人之象曰:「夫夫婦婦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序卦傳曰:「有夫婦然後有父子、君臣,然後禮義有所錯。」聖人之重閫教如此,更觀曲禮內則等篇。孝父母舅姑,明內外嫌疑,習女紅中饋,美矣備矣,而郊特性篇。言從父、從失、從子。婚義篇,教婦德、婦言、婦容、婦工,婚禮則自納采以至親迎,重父母之命,厚男女之別。漢唐宋明以來,遵行不替,此華夏禮義之邦,教化所以獨先於萬國也,白海禁大開,自由平權之邪說,毒痡全國,不知尊經明倫為何物,男女道德一落千丈,舉數千年禮教與國粹而推翻之,此亡國滅種之原因也,不佞志在淑世,日切杞憂,適友人見贈訓女寶箴,浣薇三復,人事浹,閨訓備,不禁肅然起敬曰:「吾華郅治之隆,萬國大同之盛,其濫觴於此乎。」因增輯各仙姑略史,並商之同志諸君子,重刊廣佈,以普惠同胞,亦顧亭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之義云爾。
中華民國十一年壬戌孟夏之月錫山後學楊鍾鈺謹題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