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聖母 降96年4月4日
第十六章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
聖示:唐朝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哈!哈!哈!人人都可朗朗上口的童謠,時逢清明,今夜著書,咱師徒就以【祭祀】為題材。
陳生:謝謝恩師慈語。恭向恩師接駕五叩首!【清明節】是慎終追遠最佳的代表日子。
聖母:賢生免禮!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陳生:能夠慎重辦理父母的喪事,誠敬追念遠代的祖先,社會風氣會不會趨向淳樸呢?
聖母:「民」詮釋為社會風氣,那麼「慎終追遠」是因,「民德歸厚」是果。孔聖先哲是不談怪、力、亂、神的,卻是「祭神,如神在」,非常虔誠。提倡「慎終追遠」,為的就是要人們能飲水思源,不忘根本,進而加強倫理教育,以促進社會祥和也。
陳生:如果每個人能懷著感恩的心情,認知自己的根,便能體認自己在家族中無可推卸的責任與使命;因為每個人都是家族綿延承先啟後的重要環節,每個人的言行,不但對自己負責,也對家族負責,亦攸關家族群體的榮辱。所以,每個人都該自律向善,社會風氣自然就淳厚。
聖母:祭祀,是「感念祖先、崇德報恩」的正當禮數。對於自己的祖先是應當用最誠敬的態度,依禮祭祀的。如果只是為了祈求福祥,躲避災禍,隨便的去祭祀,那就違反了人道,是不可行的。
陳生:事有正當做的,也有不當做的,合於正道的,就是義,是應當無畏無懼去做;不合於正道的,是非義,是不應當去做。若是遇到正當去做的正大之事,卻猶疑推托,表現出一副怯懦害怕的可憐相,那就是沒有勇氣的人了。
聖母:沒有勇氣的人,如何能成就大事!
陳生:說的也是。祭祀時,要好像祖先真的在那裡;祭神時,要好像神真在那裡。理性上無法證明祖先與神是否真的存在,那麼為何還要祭拜呢?
聖母:理性上無法證明的,理性上也無法否定。因此,祭祀是屬於信仰而不是知識。祭祀是信仰的表現,必須心神專注、虔誠恭敬。
陳生:由祭祀虔誠的態度,可以看出一個人對生命尊重與否?
聖母:只要是重視自己的生命意義,願意善度一生的人,內心都會有某種信仰。因而,祭祀時的態度,代表了一個人對生命尊重與否,必須謹慎為之也。
陳生:中國傳統的「慎終追遠」,但願時下年輕人都能真誠地「祭神如神在」。
聖母:然也。今夜就此停筆。
陳生:學生恭送恩師聖駕五叩首!
聖母:可。 吾回!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