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訪維摩菩薩
濟公活佛 降 丙寅年二月初一日天筆蔡生扶
偈曰:性無躁急得輕安,動靜自如心自涼。
凡夫菩提下手處,轉境無執物莫攀。
濟佛曰:縱慾為凡夫,轉境即菩薩。是凡夫是菩薩,一
念之間即可分出端倪,故學道無他,轉境而已
。由動轉靜,由躁轉安,由慾轉淨,由怒轉喜
,由憤轉平。只要放下即能心安,只要看清即
能明朗,只要明朗即不盲從,因不盲從即不浮
躁,因不浮躁即能心安。
如眼前花瓶的花是漂亮的,但花瓶裡的水是骯
髒的,所以光看表面的形象是不實在的,如能
深入探究真正的實相,才能了解真實的面目,
否則貪戀、眷戀、留戀,往往使自己空留遺恨
,因為眼前花瓶的花雖是漂亮,但二、三天後
自然就凋謝了,凋謝之後,何美之有。
人生也是一樣,是好是壞,轉眼成空,因此貪
戀、眷戀、留戀,是作繭自縛,自尋痛苦而已
。
可是有些人一味的盲從,做出傷天害理之事,
使自己活在痛苦之中,最後懊悔已經太慢了。
如能事先看清人生的真相,好好調適人生的腳
步,自然能生活得清安愉快。否則塵勞一生,
只是勞累身心而已,正所謂「生不帶來,死不
帶去。」爭到的只是一身的罪業。
濟佛曰:好了!今天就訪維摩居士吧!
蔡生曰:恩師!維摩菩薩不是在妙喜世界嗎?怎麼今日
要前往兜率天訪問維摩菩薩!
濟佛曰:哈哈!維磨菩薩如觀世音菩薩一樣是無處不現
,無物不施的大菩薩,因此祂的救渡之心是無
遠弗屆的,怎會光在妙喜世界。
蔡生曰:恩師說得有理,菩薩是無處不現,無物不施的
,但今天一聽恩師要帶我訪問維摩菩薩,就讓
我難以應對了。
濟佛曰:為什麼?
蔡生曰:因為維摩菩薩的辯才無礙,詞鋒犀利,連佛陀
的十大弟子都被他訶斥得體無完膚,何況我是
初學者,如果問得不恰當不是正好被數落幾句
。
濟佛曰:賢徒不可有如此之想法,須知不失敗那來的成
功,因此雖然面對菩薩時難免會有尷尬的場面
,但那正可以促使你智慧迸出火花來,在人生
的道途上更上一層樓。
蔡生曰:聽 恩師一說,愚徒只好硬著頭皮試試了!
濟佛曰:就起程了,賢徒!
蔡生曰:是的!我已準備妥當,請 恩師起程吧!
濟佛曰:已到維摩菩薩的住處了。
蔡生曰:為何所居之處,不見清淨,只見污濁。
濟佛曰:哈哈!維摩菩薩預知師徒來到,已將清淨之地
立刻以神通力變為污濁,想必是有其用意的。
蔡生曰:真是奇怪,世人都是有客來訪,先整理環境,
而維摩菩薩是把清淨環境變得污濁………恩師
!裡面還聽到女人的嬉笑聲,依愚徒看來,這
真是不乾不淨的了。
濟佛曰:哈哈!先別把話說在前面,先進去再說。
維摩居士曰:賢生!修道之士何生疑惑!
蔡生曰:弟子不敢。
維摩居士曰:不敢即敢,敢即不敢,言之在先,何言不
敢。
蔡生曰:請 菩薩恕罪,方才弟子無禮。
維摩居士曰:罪何以恕,本來不生,本來不滅,生滅皆
是汝心之作用而已,故「聖人除心不除罪,凡
人除罪不除心。」
蔡生曰:何以淨土世界亦有污濁之地。
維摩居士曰:因為娑婆世界眾生來到,所以淨土變成污
濁之地。
蔡生曰:何以方才聽到女人嬉笑聲?
維摩居士曰:是汝心疑所產生,亦是眾生之通病,因有
男女色相,故聽其聲。其實此地非常清淨,女
相亦是清淨。
蔡生曰:何以解釋?
維摩居士曰:汝自生分別,如母親與兒子,母親是女相
,兒子是男相,雖有男女之相,但兩者相處清
淨,菩薩教化眾生,雖有男女之相,與母子一
般,兩者相處清淨,何來之疑。
蔡生曰:請示 菩薩此處非常污濁,何不打掃呢?
維靡居士曰:眾生心地污濁,何以反問淨土。
蔡生曰:污泥之地可生蓮花,污濁心地可成菩提。
(此時維摩菩薩住處,頓時變成清淨。)
維摩居士曰:心清淨即地是淨土,心污濁即地是污穢。
故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
蔡生曰:地上雖是清淨,為何不平呢?
維摩菩薩曰:眾生心地不平,何以反問此地不平?
蔡生曰:天下名山僧住多,不平心地有摩訶。
(此時維摩菩薩住處,剎那變成平地。)
維摩居士曰:心平即地平,心不平即地不平。故欲得平
地,先平心地,隨其心平,則佛土平。
蔡生曰:何以此處昏暗無光?
維摩居士曰:眾生心地昏暗,為何反問此地昏暗?
蔡生曰:………
維摩居士曰:日月本明,盲人難見;心地不明,佛性難
覓。
(此時維摩菩薩住處,剎那光明普照。)
蔡生曰:菩薩說密語否?
維摩居士曰:說出來的密語,即非密語。
蔡生曰:密語在何?
維摩居士曰:密語在心。
蔡生曰:何以言知?
維摩居士曰:一切密語皆是求心求佛之用,但心即是佛
,佛即是心,心佛本無二致,因此心即是密語
,密語即是心,何必外求。
蔡生曰:不求密語,修道以何為要?
維摩居士曰:修道以修心為要,因為心為萬法之根本,
萬法唯心所生,若能了心,即能了道,因心如
草(樹)之根,唯有去其根,方能斷輪迴種。
蔡生曰:如維摩菩薩早已斷輪迴種。
維摩居士曰:眾生未斷輪迴種,故余未斷輪迴種。
蔡生曰:何以故?
維摩居士曰:為度眾生故。
蔡生曰:度眾生證菩提,菩提可得否?
維摩居士曰:菩提不可得。
蔡生曰:何以菩提不可得?
維摩居士曰:唯修解脫法,是謂不可得。
蔡生曰:何謂不可得?
維摩居士曰:有得即生執著,有執著即生貪婪,因此菩
提不可得,但為度眾生故,所以假名言說菩提
可得。
蔡生曰:染著心亦有佛性?
維摩居士曰:人人皆有佛性,只因無明蒙蔽清淨本性,
因此不得解脫,只要放下一切虛婪貪著,清淨
本性即能顯露無遺。
如佛、人、鬼與氣、水、冰一樣,本是同性。
覺悟為佛菩薩,執著為凡夫,邪惡為鬼卒;上
升為氣,下流為水,凝固為冰。
(此時維摩居士以神通力將自己變得衰老瘦弱
、臉色蒼白。)
蔡生曰:菩薩也會生病嗎?
維摩居士曰:眾生皆病,故余病。
蔡生曰:菩薩太勞累了,何以不服藥。
維摩居士曰:色身乃是幻化,如水中月,鏡中花,生滅
不已,如幻如化,何必執著。
蔡生曰:雖色身是水中月,鏡中花,如幻如化,但菩薩
色身可度人,可化人,還是須要珍重的。
維摩居士曰:真藥醫假病,真病無藥醫,眾生病唯有佛
理醫,非是藥丸可治。片刻後我將往娑婆世界
。
蔡生曰:菩薩何以捨清淨之地不居,欲往娑婆世界。
維摩居士曰:娑婆世界方有眾生可度,捨娑婆世界欲往
何方行菩薩之道。
蔡生曰:娑婆世界乃花花世界,菩薩不懼沉淪。
維摩居士曰:生死即涅槃,虛空何曾沉淪。
蔡生曰:虛空不受沉淪。
維摩居士曰:菩薩度眾生亦如是。
蔡生曰:菩薩何以示現平凡人,如何度眾?
維摩居士曰:為親近眾生,故示現平凡人。
蔡生曰:示現平凡人,不是與眾生同流合污。
維摩居士曰:光明與黑暗同流,豈有合污。
蔡生曰:何以入娑婆世界度眾?
維摩居士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捨眾生更向何度。
蔡生曰:眾生何以度?
維摩居士曰:眾生自度。
蔡生曰:何以眾生自度?
維摩居士曰:若佛能度者,過去諸佛早應度盡,何以今
日尚有無邊眾生沉倫苦海,不能得度。
蔡生曰:眾生自度,不用佛菩薩度?
維摩居士曰:娑婆若苦海,眾生似迷航,佛菩薩如燈塔
,指引眾生,眾生自度。
蔡生曰:眾生自度,亦須正見、正念,請菩薩開示何為
正見,何為邪見。
維摩居士曰:見一切色時不起染著是為正見,若見一切
色時起染著是為邪見。
蔡生曰:菩薩智慧令人欽服,菩薩慈悲,令人慚愧,想
不到菩薩如父母,為救度眾生,不拘形相,捨
佛國土不居,欲入娑婆世界,捨清淨而居穢地
,捨福德相而示小人相,捨尊貴而居卑下,真
乃上上乘之菩薩也。
濟佛曰:是上上乘之菩薩,如兒女有病,父母心疼,兒
女穿粗布,父母豈有穿綢緞,兒女吃不飽,父
母豈有大吃大喝,賢徒你當學維摩菩薩的慈悲
示現,做為榜樣。
蔡生曰:愚徒慚愧,生來卑賤,不俱福德,不俱智慧,
恩師未免玩笑開大了。
維摩居士曰:賢生何自棄於千里之外,不知入室弟子,
皆非泛泛之人,須自勉自勵,弘揚佛法,傳播
真理,自有獨特之造詣與成果。
蔡生曰:感謝 菩薩及 恩師教誨。
濟佛曰:今日時間不早了,快向 菩薩行禮辭別。
蔡生曰:請 菩薩受弟子拜別。
維摩居士曰:來此何必匆匆即走。
濟佛曰:本來不動,何來匆匆之有。
維摩居士曰:何以不動?
濟佛曰:當下本性不動,有動有靜皆是幻塵妄相,自己
起心分別而有。
維摩居士曰:妙哉!可行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