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孝婦仙姑降壇詩
昊天罔極念雙親 不有雙親何有身 說道翁姑宜孝敬 吾仙已是過來人
訓孝翁姑章
淫為萬惡首 孝為百行原 人無分男女 孝道不可偏 女生原向外 在家不幾年
責以孝父母 其理本當然 自離襁褓後 繞膝在堂前 女兒身柔軟 父母尤愛憐
及至十五六 鍼黹學完全 廚中治食膳 房內辦妝奩 時光真不待 盡孝莫遲延
轉瞬為人婦 室家慶團圓 欲報生身德 到此已難言 留以孝公婆 父母同一般
婦人無知識 翁姑頗淡然 說是夫父母 於我毫不關 我可不孝順 牴觸也無嫌
此真錯主見 不將道理權 要知為女子 終久夫家來 借父母生育 公婆德比天
昔生爾夫主 劬勞有萬般 懷胎十箇月 乳哺又三年 教訓讀書卷 治產置田園
擇爾為媳婦 懇託費周旋 請媒行聘定 耗盡金合錢 六禮行親迎 賓客到幾筵
應酬精力倦 日夜苦心裁 銀錢非易得 血汗幾身來 將爾夫婦配 魚水始和諧
來享現成福 家計早完全 倘或家貧困 翁姑任勞艱 溫存待新婦 事事且從寬
不肯遽督責 恐爾生怨言 問爾婦女輩 可諒此衷懷 種樹莫忘本 飲水要思源
然何諸惡婦 竟至昧心田 一至于歸後 生身丟半邊 公婆當奴僕 全不講承歡
年老多病患 況加精力衰 伸縮不知問 涷餓不關懷 每食常不飽 衣服襤褸穿
老人遭此境 爾心可安然 可知親老邁 白髮到華顛 爾婦若憫念 把夫勸一番
勸他展孝念 趁此養椿萱 莫待親辭世 風木枉悲哀 奈何迷心性 忤逆都一般
有兒聽婦語 告狀在枕邊 雙親如疣贅 妻子狂言甜 定省晨昏缺 惟聞笑語喧
溫柔鄉里念 花月愛容顏 老母罵賤婦 老父噪狗儕 視爾如寶貝 心肝似一般
廿旨私烹膳 不肯奉高年 又或多兄弟 分爨擾喧天 鶯聲流葉底 雁影冷天邊
父母輪流供 衣食不周全 非其子不孝 此事有由然 嗟嗟爾婦輩 胡不細思研
爾夫忘根本 爾婦實刁鑽 心毒如蜂蠆 蛇蠍難喻言 吾想爾等壞 蓋不曉循環
何不觀簷水 點滴無倚偏 今日爾肆毒 後日媳填還 一報還一報 到爾更可憐
勸爾諸媳婦 同類女裙釵 各人將孝展 助夫悅親顏 盡孝莫如順 養志是真詮
試觀周太姒 孝德在詩篇 太姜與太任 思媚意拳拳 勤勞無懈怠 婦道體周全
宋有鮑蘇婦 夫別已三年 事姑昭敬謹 不聽旁人言 宋公聞其孝 女宗旌其賢
漢時陳孝婦 夫戎恐不還 去時囑養母 一諾踐其言 終身不改節 賢名太守傳
姜詩妻龐氏 偶矢姑之歡 盡孝愈不怠 不敢有怨言 與夫同養母 舍側湧甘泉
明代有范氏 事姑尤誠虔 孝感格天地 蓆草生澗邊 賴此為生活 養姑終餘年
古來多孝婦 事蹟載簡篇 略攀一二輩 以作榜樣觀 或學我崔氏 以乳活老年
飯後勤洗乳 直上跪堂前 老姑來哺乳 怡怡展笑顏 無齒享高壽 福祿自天頒
篤生佳子弟 產孫稱山南 大光我家室 旌表到門前 孝敬崔家婦 芳名萬古傳
願爾齊學我 莫學戴金釵 昔有一惡婦 江婆甚慘然 大士來顯化 贈他錦衣衫
披了把牛變 用以警愚頑 載在千秋鑑 其事甚昭然 爾等想聽過 胡不改尤愆
今夕吾至此 亦是大奇緣 現身來說法 願爾上蓮船 從此快行孝 高堂鬢已斑
日落西山近 一刻如千年 若將此錯過 後悔悔不完 親恩誠罔極 殺身難填還
細想當年事 歷歷在目前 不知親恩者 養兒何用焉 總之劬勞誼 罄竹難書全
凡屬子與婦 切勿昧本源 吾言說大概 各各記心間 免得墮地獄 萬劫難投胎
逆子與逆婦 休在甕中眠 大齊知警戒 勉旃復勉旃
下壇詩
良言勸爾女釵裾 父母休將彼此分 識得翁姑情更重 自然行孝勝夫君
附註說明
崔孝婦仙姑略史:唐崔山南昆弟子孫之盛,鄉族罕比,山南曾祖母長孫夫人,年高無齒,祖母唐夫人事姑孝。每旦櫛縱笄,拜於堂下,即升堂乳其姑,長孫夫人不粒食,數年而康寧。一日疾病,長幼咸萃,宣言無以報新婦,願新婦有子有孫,皆得如新婦孝敬,崔氏之門安得不昌大乎。山南名管,為山南西道節度使。
宋鮑蘇婦:乃宋國鮑蘇之妻也。養姑甚謹,鮑蘇仕衛三年,而娶外妻,婦事姑不衰。婦之姒謂氏曰,可以去矣,婦曰,婦人一醮不改,夫死不嫁,羞饋食以事舅姑,以專一為貞,以善從為順。貞順、婦人之至行也,不聽姒言,事姑愈謹,宋公聞之,表其閭曰女宗。按女之姊曰姒,妹曰娣,女宗者,言女子有德行,為眾女所宗仰者也。
陳孝婦:漢書陳孝婦年十六而嫁,未有子,其夫當行戎,囑婦曰,我生死未可知,汝肯終養吾母乎。婦應曰,諾,夫果死不還,婦養姑不衰。父母欲嫁之,婦即欲自殺,父母不敢嫁,終其身養姑。淮陽太守以上聞,賜黃全四十斤,號曰孝婦。
范氏:明清難兵至,儲福守義死,妻范氏事姑甚謹。每哭夫,輒走山谷中發聲,不使姑聞。貧無以自存,適一日,至澗邊浣衣,見旁生蓆草,因取以織蓆,售而養姑,姑死,居守墓旁,至八十餘乃卒,蓆草遂不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