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第八回 自以為是萬針園

濟公活佛 降

詩曰:認理歸真大道修。福音遠佈願能酬。

   玄微奧義唯心得。末法緣機?後猷。

聖示:哈!哈!賢生春風滿面,可有喜事?

勇筆:弟子參叩老師聖駕!您法眼明鑒,弟子是憂喜參半。

濟佛:喜是喜,憂是憂,何必使其參半,憂未必是憂,賢生想清楚了。

勇筆:法會已近,各地大德之護持,弟子是感恩,但是讓弟子憂心卻是臺北那位道親一再要求弟子叩呈老師之事,但,聽老師此一言語,弟子放心了。您說,能不能把「懿敕拱衡堂」之三樓『無極殿』,設一貫大道之公共佛堂?

濟佛:賢生沒有好說詞給那位道親嗎?

勇筆:不是,弟子是費盡唇舌,她卻要弟子呈叩老師,親聆老師蓮花法語。

濟佛:哈!哈!趙賢徒也太執著。各宗脈各有領命,懿敕拱衡堂雖然領命自 無極,但母命懿敕,自有用意,是?鸞門道脈,負起宏興鸞脈,普化?生之使命。故何用強求於設?「大道佛堂」。

勇筆:有老師這句話,弟子可真感恩!

濟佛:喜是喜,憂未必是憂,賢生何必在意。

勇筆:也非弟子在意,只是盛情難卻,卻不知如何卻起。有老師這句話,也就卻之有理了。今夜,老師帶弟子往那兒去呢?

濟佛:今夜帶賢生訪遊『萬針園』。

勇筆:顧名思義,可不輕鬆!老師可否先行略加提點一番,好讓弟子有所瞭解。

濟佛:賢生應知孫臏大仙之事,其師弟龐涓是如何下場?

勇筆:哦!萬箭穿心?不會吧!和陽關如此聖境,也作興這麼酷刑?

濟佛:哈!哈!賢生言過其實了。只是類似,並不是萬箭穿心。不過,要矯正這種心態,嚴格說來,萬箭穿心也不過。

勇筆:是怎樣的心態?恭請老師開示。

濟佛:自以為是!修行者,必需戒慎於此一心態,亦即俗諺所云:先入為主。以及太過主觀意識。如此心識,容易失於宏遠,失諸客觀,更容易養成愩高、我慢。

勇筆:是否儒聖所云:愚者好自用,賤者好自專。自以?是,等如剛愎自用?

濟佛:正是。心與智俱受其累;心剛愎,智即蔽障。輕者,使自身陷入錯誤理念,修行方向偏差。重者,可以誤導周遭同修、後學,貽禍豈輕?因此,欲將其心智不受蔽障及執著,必要甚深工夫。

勇筆:那麼,萬針園真是萬箭穿心之酷刑?

濟佛:沒有那麼血腥殘酷。

勇筆:如果再問下去,老師一定會說自己看吧,所以,弟子不問,只是,既然如此自以?是,?什麼還能上和陽關證性成真?正如老師所云,輕者誤導自己,重者誤導別人,怎麼上去的呢?

濟佛:話雖如此,但是,仍有許多修子,雖然有自以?是,不過,在修行路上,卻是精進、恒毅、三施圓滿,功德具足,就只差在這一關上,因此只好加以導正。

勇筆:弟子明白了。前面這一片,應該就是「自以?是萬針園」了?

濟佛:正是。賢生進園去吧!好好?修行者傳真此一園地之精華。

勇筆:弟子遵命。只見門口兩座石柱,高聳不可盡;而往內見去,很空曠,有如電影中常有之校閱場。哦!有了,比較奇特的是有許多小平台,每座平台上,幾乎都有修行者坐於其上;男女老少悉有。老師!這是在幹嘛?

濟佛:賢生仔細觀察其面相,便知端倪。

勇筆:(凝目望去)啊!每個人好像都很沈重而肅凝,好像正在天人交戰。嗯!其中有位年長女菩薩,她由沈重、肅凝,漸漸安詳,有點如釋重負的感覺。老師,這樣看不明白,弟子去訪問那位菩薩好嗎?

濟佛:不要擾了別人,就去找她談談。

勇筆:弟子明白。(小心來到她身邊,那位老菩薩已起身恭身向老師行禮。)抱歉打擾老菩薩,弟子是懿敕拱衡堂正鸞勇筆,今日隨 濟佛老師來此著書「和陽關遊記」,有些問題想要請教?

女行者:勇筆道友不用客氣,吾久聞大名,今日有幸,直管發問。

勇筆:請教老菩薩,您剛才是怎樣情形?可否述其梗概,分享陽世修行者,以資惕勉!

女行者:可以。吾進入此園,是接受萬針祛除自以為是之執識。基本上,有如針灸,暢順血脈,而此園可由心識上祛除阻障之意識。所以,歷經一次萬針穿體,即可提升意識清淨。

勇筆:所以您才會由沈重、肅凝而至豁然開朗的心境?咦?但沒看到有針穿體?

女行者:此園之針,是和陽罡氣,不是有形之針,每坐於此平台,萬針即受靈識牽引,乃致發射淨體。因而,開始有所不適,是以會有沈重;但是漸漸靈明,開始明白自身所錯誤,因而開始凝肅;直至解開此一心結,達到靈明,即能轉趨安詳。

勇筆:原來如此。那麼再請教老菩薩,您是如何自以為是?又是如何能來此地?

女行者:說來慚愧!吾也無甚功德,只是在生將先夫所遺留唯一一幢房屋,無條件獻出作為大道佛堂,成為公共佛堂以推展大道,如今已是頗具規模之公共佛堂,許多道親因此有所依止、辦道、清修而已。

勇筆:那真是功德無量,完全捨出,成為道務中心,莫怪能來此。可是,又怎麼會要來受此萬針之洗淨呢?

女行者:真慚愧!只因多位前賢加以褒揚,乃自認有功,及自認精進修行,即自認自己均是正確,養成自以為是之心態。

勇筆:原來如此。那麼有規定,要來此園多久時間嗎?

濟佛:端視各人進境,只要能夠祛除此一心態而靈神圓明,即可離開。

勇筆:那真要恭喜您了!弟子見您很快即轉趨安詳,應該不久即可離園了。

女行者:已熬了十五年,應該快了。

濟佛:加油吧!吾等回去了!……已到堂中,賢生靈神投體,吾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yfuder 的頭像
    myfuder

    積德改命

    myfu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