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太陰星君              614

詩曰:安貧樂道千秋聖。仁德傳承萬代光。

純樸廉風無節異。明心見性姓名香。

第二章:安貧樂道

在華夏民族五千餘年歷史悠久當中,對於安守貧窮而精進道德、修養品德,最具代表性之靈魂人物首推:顏回,字:子淵,又稱:顏淵。

顏回最令人敬仰的是他那「安貧樂道」的工夫,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說明顏回生活在困苦中,卻能安份守己,而熱絡於修道德風,尤於熱心 於道,故將精神提升到「三月不違仁」的境界。尤於道行於世便是仁,顏回對於此道義,特別請益孔子實行細目,師答:【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 動。】顏回並能加以漸漸實踐,終而成聖。

魯國有一位訓練馬的專家,即是:東郭畢,很受 魯定公青睞,有一次魯定公詢問顏回道:「你知道我國內第一御馬大臣嗎?」顏回答:「東郭畢的御馬術重在嚴刑,好是好,但不久之後他的馬即將會逃去。」魯定 公聽了不以為然,對左右的人說:「被譽為君子的人,有德之士,怎麼可以隨便開口誣陷別人的不是呢?」過了三日,果真有牧人來稟報魯定公,東郭畢的馬全部都 跑走了。魯定公即從座起,懷著懺悔與請教的心態,向顏回請教你怎麼能預知東郭畢的馬會逃走?顏回答:「鳥窮則啄,獸窮則攫,人窮則詐,馬窮則佚。自古及今 未有使民窮困而政局能安定的。」因為「古時的大舜巧於使民,而造父方是真的工於馬,訣竅不將民力用盡;而造父不將馬力用盡。而今東郭畢用馬載物、載人,從 不給休息,是用馬力太過了,馬積怨已深,一旦有機會,何有不逃走之理?」魯定公如獲至寶而回。

又有一次孔子厄於陳蔡,跟從的人已經七天沒有 喫了,子貢將自己所販來的貨品,想辦法運送出重圍,換來米,顏回和仲由兩人,在一間破屋裡煮飯,正好屋頂上有一團黑灰,落在飯中,顏回當即將之喫掉,此舉 給在屋外的子貢撞見,向孔子問道:「仁人廉士到了窮困的時候,也有變節的嗎?」孔子說:「既然變節,怎可為仁人廉士呢?」子貢說:「像顏回這樣有德的人當 然不致改節的了」,子曰:「是的,回不會改節的。」子貢便將所見告訴孔子,子曰:「我相信顏回有仁德已經很久了,雖然如你所說這件事,不免讓我懷疑,若顏 回真的喫了,那必定另有緣故的。」孔子召顏回告訴他:「我夢見先人,似乎對我有所啟示或庇佑的樣子,你去炊飯,我餓了,想吃飯呢!」顏回說:「先煮的飯, 有屋上的黑灰落下,我想若任它在上面,則不潔淨了;若將飯倒掉,大家都在飢餓的情況下,又未免太可惜了。不如讓我來吃掉,免得大家都吃不潔的飯,於是我就 吃下去了。」孔子說:「對的,若我遇到這樣的事,也要吃下去的。」事情傳開,顏回更倍加受到尊敬。

以上事例足以証明,安守本份才能成就,因為安 於貧窮從不抱怨,更不辯解,方能樂善道義,修養仁風德範。且一位天命的傳承者,中華文化的代表人物,不幸二十九白髮,三十二而早夭,難怪乎孔子對其死,哭 聲震天,不是哀其身死,而是因為天命傳承已斷,代表文化、真理的化身已不在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yfuder 的頭像
    myfuder

    積德改命

    myfu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