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朱熹夫子 降

中華民國86628

歲次丁丑年五月廿四日

聖示:吾今夜降著:「惑」。

第四十二章 昧 惑

心不明則昧,昧再受其惑則影響更大矣,然世人往往就是沉昧,無以開暢,故常因而困惑不已,造成甚多之煩惱,及導致罪業之來,實值惕醒也。

人 不可執念,執念則易昧於事理,同時,人在世間所學者亦屬有限,難以達到樣樣精通,在事理上一定有其不明之處,所以如遇有不知不明之處,當就教於他人,使得 處世能夠順暢,不被事理所惑、所昧,造成難以收拾之地步。而且世人之念更當和諧,與人之間才不致於昧情、昧義、昧親等,這都是應注意之事也。又每個人更能 隨時致力於道之勤修,不昧於先賢聖哲之理,以求己身心靈之清明,這些都是人生重要之事,諸如此類等如果能時加注意,不但不受任何之昧害,當然就沒有昧惑 矣。

試 觀世人許許多多痛苦煩惱等事,無不出於昧惑而來,也就是說明己身不昧,則此等等煩憂自然就可煙消雲散矣,更可因而快快樂樂的生活。好比有疾當尋疾因之來, 對症下藥,即可痊癒。又如有事情受阻受礙,尋出癥結之所在予以舒解,事就可擺平而無煩惱。又如病源屬於冤孽者,更當施善造功予以排除,則冤欠自可消除,亦 可安康無恙,但如果不知醒悟,愚昧自己之執念,那當然得受其苦其煩之困擾,無法排解,故可知不可昧理、昧情、昧義、昧己之執念,否則將永遠生活於苦痛之 中,終無美滿安詳可言也,世人宜多加以思悟改之。

不可昧心而為,因心昧其之後果最為嚴重,一旦昧於心,則狠心、戾心、暴心等隨之出現,那不只是惑在而已,其所造成之禍害更是可怕,宜多戒慎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yfuder 的頭像
    myfuder

    積德改命

    myfu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