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接新書玉旨
本堂主席 關登臺
聖示:今日恭接著書玉旨,命本堂城隍五里外接駕,命本堂福神十里外接駕,其餘神人排班候駕。
欽差文昌帝君 降
詩曰:賞善金篇降旨來。無私天意澤蓬萊。
人能研閱殷勤學。福報恩庥免禍災。
聖示:吾今日頒宣玉旨降爾道場,玉旨開讀,神人俯伏。
欽 奉
玉皇大天尊玄靈高上帝 詔曰:
朕居 凌霄,痌瘝萬眾,無時不以蒼生為念!查爾台疆新社懿敕拱衡堂,恭領懿命創堂闡教,著書普化,廿年來造功厥偉,協助三曹普度,天人肯定,主席 關卿,神威赫 赫;正鸞勇筆,通天之靈。今丁亥年桂月,業已完書繳旨《玉律規箴》,乃為警惕存心惡念之寶冊;既有警惡,當有揚善,乃特敕旨一道,命由五斗星君為主著仙 師,以世人起心動念之仁慈悲心,及至踐行善舉,可以依律抵過、贖罪、增祿、添福。述其事例、輕重、天律如何賞善,藉由砂盤木筆,扶鸞成冊,題其顏曰:《賞 善金篇》,命由懿敕拱衡堂正鸞勇筆為主著正鸞,為期一年,書成繳旨,完功普化,締建無上功德,再為論功昇賞。
欽哉 勿忽 叩首謝恩
天運丁亥年桂月廿六日
為賞善金篇作序
天有好生之德,故,積善人家慶有餘。書經云:「皇天無親,唯德是輔」,今日,貴堂恭領詔命,開著《賞善金篇》,即乃慰勉世人,有情緣眾,共體善德,身體力行,以資上合天意揚善之用心。
眾生處於末法時期,尤其際值功利社會、科技時代,人心冷漠如鐵;雖然冥律森嚴,罰責嚴重,但難抵眾生近利短視之私心。故以獎善為啟迪,增添福報為誘因;正如人之教養幼童,餌之以糖,教之以理,使其願受,植入心識,成為未來之智慧泉源。
鸞門普化,乃上秉蒼穹之悲願,引渡眾生行善去惡;今日貴堂再以金篇為書,賞善為旨,當可為教化之功再作建樹。
際值著書之初,吾秉悲心,抒誌數語,一者為眾生歡喜,二者為勉眾生,見賢思齊,知有此例而力行不殆,可以為書之序文。
藥師如來佛 降序於懿敕拱衡堂
天運丁亥年九月三日
為賞善金篇作序
夫,賞善者,以勵其心志,並與之獎賞而使他人見賢思齊,或願以傚行,而得用心肅正民風之效。
鸞門普化,乃以文字因緣廣渡眾生於迷昧之間,貴堂奉旨著書《賞善金篇》,乃在鸞門著書闡述真理妙諦之中,深入人心,以期諄諄誘善,先使眾生知有福祿可獎,發心向善,使之願啟發,善心行踐善德,時日既久,即可啟迪慧根善器,由行善而入道程,契合目下眾生根器與心態,令人不由同體 昊天慈悲之用心良苦。
斗府五大星君奉旨合著本書,與有榮焉。眾所周知,斗府司權與眾生生命過程息息相關,註生註死、司福衍禍,斗府悉皆職掌之權。故奉命著書,當為眾生之圭臬,可座右銘,能知逢凶化吉,趨福避禍之道。善也者,心之起心動念,有善即明,斗府光明,人生順遂,均在此小小一念之間。
際值書已開著,吾不願眾生失之交臂,猶如入寶山空手而回,乃在書之序言,不厭其煩叮囑眾生,仔細研閱,並非強作無病呻吟,閱書有益,甚而改變一生。謹以數語,願為勉,是為序。
斗母元君 降序台疆懿敕拱衡堂
天運丁亥年九月十日
為賞善金篇作序
鸞門以文字結廣大善緣,是以諸天聖神仙佛莫不應請降鸞,賦就珠璣,勸化迷蒙。
末法叔世之秋,台疆一地鸞風鼎盛,善書寶筏,真理妙諦集結成冊,廣頒流通,引渡有緣。尤其貴「懿敕拱衡堂」恭領無極 懿命創設道脈,領旨著書,大開普化 之門。先以《玉律規箴》憑資警惕惡行,今再恭承旨命開著《賞善金篇》,惕惡勵善,尤勝《玉曆寶鈔》之偏重地獄冥罰,實為可以嘉嘆者也。
惡者黑暗淵藪,不但遺禍於人,更能招致自身心性趨於乖邪;善者光明溫馨,可以以其言其行感動他人,去惡行善,可以助人解開困頓,使人如久旱逢甘霖,又如寒峭沐冬陽,更可以自身心性導正。
是以故,舉凡起心動念,隨口一言,或隨手一動,只要有益於他人,助利他人,悉為善行。善有大小、輕重,但是每一個善行不論大小輕重,卻有其深遠不測之 機,可以積累無數個福報。簡例而言,因你一句話,使一個人打消自殺念頭,此時已符合獎善福報;而此人在未死之後,若可以力行許多善事,此中以一句話之善, 可以再獲得其福報。 上天至仁至正,去惡之意,即乃勉善,故能知行善,則必有豐厚福報。
際值書已開著,吾甚恐眾生失之交臂,乃來抒誌感言,藉列篇前,以勉眾生是為序。
天官大帝 降序於台疆懿敕拱衡堂
天運丁亥年九月廿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