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堂主席關恩師 降
中華民國84年10月15日
歲次乙亥年閏八月廿一日
聖示:恭接昊天玉旨,命本堂福神十里外,命本堂城隍五里外恭接。欽差大臣,其餘神人及證道院眾修士排班候駕。
欽差大臣監察天君王 降
詩曰:身持玉旨喜來臨。明正堂前報好音。
著作新書期勸世。豐功德業共堪欽。
聖示:玉旨宣讀,神人持香恭立接旨。
昊天玉旨
欽奉
玉皇大天尊玄靈高上帝詔曰:
朕居尊而鑑卑,無時不以蒼生是念。今世態沉淪,人心道德每況愈下,沉疴已久,造罪造業,無有醒悟之時,實堪憂焉。
朕有鑑於此,又「無極證道院」證道各天之仙真均有意挽轉狂瀾,故敕令壬申年春季證道之各層天菩薩、仙真等回院著作:「社會道德省思」之聖書一部,以期能喚醒世人之靈覺,回歸於道德之正途,此書自乙亥年秋祭後開著,至書成為止(此批菩薩、仙真等共計五十六名,即五十六篇。)希神人用命,各盡厥職,書成繳書天廷,論功行賞,勿負 朕意
欽哉勿忽,叩首謝恩
天運乙亥年閏八月廿一日
亞聖孟子 降
中華民國84年10月29日
歲次乙亥年九月初六日
聖示:吾今日特降為「社會道德省思」一書作序。
序
嗟夫!世態人心不古,沉淪已久矣,然越陷越深,無以自拔,更令人痛心也。此沉疴已久之病,如不能及時喚醒,恐將入不復之地矣。
上天有鑑於此,故敕令由證道院證道各層天之仙真回院著作,藉以喚醒現今已屬敗亂之社會道德,能夠趨臻於康莊大道,使得社會能昇平於堯舜之境。
再者能藉此書之著,仙真們可與親人見晤,先行於倫理道德行徑之表率,借鏡世人道德之醒悟,於書著之前,簡數語以為序。
亞聖孟子序於 無極證道院‧武廟明正堂
天運乙亥年九月初六日
曾參夫子 降
中華民國84年11月5日
歲次乙亥年九月十三日
聖示:吾今日特降為「社會道德省思」一書作序。
序
世態猖狂,道德淪喪,令人悲痛!今之社會人心不古,只圖名利,不顧道德,實在令人心痛也。
社會道德之表現,可見人心之好壞,今世之人往往拋開堯舜之風,步入於沉淪不復之境,使得罪業日益深重,不能自拔,故常導致於己身數世無以翻身之苦難,應多省思也。如今奉命著作「社會道德省思」,應屬良劑,以度世人也。
盼世人能藉此書之探討省思,糾正自己,勸化他人,以期重整道德之善風。開著前,數語以為序。
曾參夫子序於 無極證道院‧武廟明正堂
天運乙亥年九月十三日
西天常華菩薩華 勇 降
中華民國84年11月12日
歲次乙亥年九月二十日
聖示:吾今日降著:「社會道德之省思」。
第一章 仁恕道德省思
社會遷異,人心也跟著變化,先天所秉之仁心、恕心也因而漸次的淡漠,漸次的離散,影響到社會的和諧與融洽,使得固有仁之本性也因而沉墜矣,故不得不來加以探討與省思。
以 最平常之例,依目前生活水準與社會環境之美化等來說,可以說是相當的合乎現代化,但如今尚有甚多之人不顧仁心,將垃圾穢物等到處亂棄,只為自己好,不為他 人著想,也就是只為自己本身家裡乾淨,不理會社會髒亂,這目前還是到處可見,失去了仁心、恕心之道德觀念,令人為之寒心也。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就是最好仁心、恕心道德之所在,也是孔老夫子之最主要儒門之思想,此點雖屬小處,但卻是社會之一大主要道德之課題,大家應齊省思之。
又示:傳喚吾兒及孫兒入內堂見晤之!
此次吾兒不慎,且不明禪定之道,傷及身心至重,由於堂上眾恩師等之力解,使而安之。盼復原後,得更慎之,否則過了頭,神仙都會棘手也。
華皆得問:兒同您長孫仁輝向父親叩安!久別相晤,甚喜之!心存許多話,不知從何說起,但願多聽聽父親訴訴別來之感言!
常華菩薩答:先人與子孫們雖離別多年,其實說起來也真快,記得上回以榜首證道果,此次很快的又回來著書,見兒孫們均佳,吾心就可安慰矣!本來人生實在沒什麼可計較的,惟正念、正道才是最根本的,就以此勉之,並盼悟之可也。
華皆得問:你證果西天菩薩,可喜可賀!然兒為您所做功德亦有限,不免愧心,祈見諒!亦請開示您在西天職何聖事!
常華菩薩答:能有心荐吾證道,就已心滿意足矣。今於西天,純屬清修為多,無特定之聖務,這就是大多喜上西天之緣故也。
華皆得問:又您三位孫兒之婚事都尚未有著落,最令兒掛在心懷,祈請能多助力促成!
常華菩薩答:你也真癡,兒孫自有其婚緣在,何必為他們掛懷呢?放開己心,安養身心多好,就是兒孫娶不到老婆也不必擔心,誰叫他們那麼「罕慢」(台語),哈哈!
華皆得問:亦請父親訓言幾句,俾兒孫遵循!
常華菩薩答:可以第二段傳訓子孫悟理之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