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為沽名釣譽來。
神目如電無所欺,
淨心修善得福報。
明朝嘉靖年間,有個江西人姓俞名都,字良臣。他博學多才,十八歲就考上了秀才。平日裡他教書授徒,而且教人行善事。可是,他卻七次應試皆不中,而且所生的五個兒子居然死了四個,剩下的一個也失蹤了;所生的四個女兒也夭折了三個。俞良臣的妻子非常傷心,還哭瞎了眼睛。他們的生活也愈加貧苦潦倒。
俞良臣想不通的是,自己一生並無重大過失,且行善多年,為何屢遭天譴?心中實在憤悶不平。於是,在他四十歲那年,他在家中寫了疏文,求灶神代他向上天傾訴不公。
在他四十七歲那年的除夕夜裡,他正與妻兒淒涼的坐在家中悲嘆,忽然有一個老者到訪。言談之中,老者向俞良臣說道:「你總覺的你這一生行善卻得不到該有的善報,因此憤恨不平。事實上,你的惡念實在太多了,行善時又只是沽名釣譽,心中並不真誠。疏文中滿紙的怨天尤人,褻瀆上天,這樣不但得不到好回應,可能還會受到上天的懲罰!」
俞良臣聽後反駁說:「久聞冥冥之中,行善上天必有記錄。難道我做的善事都只是浪得虛名?」
老者告訴俞良臣,他所謂的放生,只不過是隨眾附和而已,其實並沒有真正的善心,別人不提他是不會做的;而且家中鍋裡照樣還不是煮著魚、蝦、蟹。要說不妄語,人們都稱讚他口才出眾、談話妙趣橫生,但他的言談中卻總帶有傷風敗俗的話語,甚至舌鋒凌厲,卻還自以為惇厚簡樸。再如邪淫方面,雖然身體沒有去犯淫邪之罪,但一看到美麗的女子,必定目不轉睛,心生邪念,卻說自己終身無邪色、可對天地鬼神而無愧。
老者並告訴俞良臣,其實他多年來並沒有真正做過一件善事,在私下獨處時,心中完全被貪、淫、嫉妒、自傲……等惡念頭所佔據。這樣下去,只怕要大禍臨頭,哪能有什麼福報呢?
俞良臣聽後驚恐萬分,跪地痛哭流涕,從此決意真正痛改前非,從內心當中祛惡行善,做到「表裡如一」,並且為警惕自己時時心存善意淨念,自號為「淨意道人」。
在俞良臣五十歲時,他高中了進士,受聘赴京。而且後來還找到了走失多年的兒子,一家人終於團圓。此後他天天行善,時時檢點自己,並親自寫下他的遭遇,傳於子孫。八十八歲時,俞良臣安詳辭世。
俗話說:「人間私語,天聞若雷;暗室虧心,神目如電。」行善之人必須是發自內心真正的善良,才算是真正行善積德的好人。如果心中全是惡念,害人之念,外表做的再冠冕堂皇恐怕也是有目地而為之。君子修身之道,一定要光明磊落,表裡如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