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聖母 降96年9月5日
第三十五章 修道修心‧首重德行
聖示:修道,首先要做好的「德行」本份,乃是:謙讓、虔誠、虛心、惇厚、力行、孝順、尊師、勤勞,自己本份做好了,才有能力去幫助他人。時時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行出來便是「德」。
修道點點滴滴的功夫,就是要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講好話的習慣,才不會一時改不過來。
陳生:學生恭向恩師接駕五叩首!
聖母:賢生免禮!
陳生:「修道」是修什麼?
聖母:簡而言之,當爾們在閱讀善書或有益身心之書籍,一句一字能使爾等改變身、心、靈的,即是「修」。
藉由日常生活中的人、事、物之外境的衝擊,造成種種如波浪般不平衡的心態,宜儘量反思,讓它趨於平靜,俗語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就是提醒世人不要疏忽小的地方,能夠體悟,能夠實踐,就是「道」。
陳生:修者,改也。修改、修改,隨時隨地轉念頭,因為念頭不好,腳步就會隨之不好。
聖母:然也。不好要改過,就是修改,脾氣毛病不改,怎麼稱為「修道人」?
諸生今時已經走在修道路之上,自身之修道條件也有了,千萬記住:自己需要改的缺點,儘速改善。坤道賢生不要過度追求現代時髦,樸素過一生,平安就是福。求平安、求樸素、端莊大方,就是坤道成為模範的指標。
陳生:「行善」還得懂得「捨得」〈捨時髦〉,能捨才能有所得。
聖母:此外,還要修「內功」,涵養自己,每個人都負有一個使命而來,無論是什麼身份、什麼角色,都有應盡的責任與義務。
陳生:何謂「內功」?
聖母:就是要培德,把在家的角色扮好,做父親要盡父親養家的責任,做母親要盡母親相夫教子的責任,做子女要盡孝順父母的責任。
陳生:人與人相處之道,應對進退,要有禮貌,對人恭恭敬敬、和和藹藹、快快樂樂,自然而然,「人道」就好;人道圓滿,天道可成。
做人的道理,就這麼簡單,生活要活潑玲瓏,不能太過於拘泥,也不能太隨便;而且,活潑當中,也不能流為放肆。
陳生:謝謝恩師慈語!呂雉是漢朝的開國皇后,她的丈夫劉邦是中國第一個平民皇帝。驕生慣養的呂雉,跟隨丈夫一起出生入死,患難與共。原本是令人相當感佩的,但是當苦盡甘來的時候,貴為皇后的呂雉,為了鞏固兒子及自己的權勢,竟泯滅人性的殺害對她具有威脅性的人,甚至將戚夫人弄成「人彘」,以致遭受後代子孫的唾罵不已。
聖母:關於呂雉,世人皆認為她是個心狠手辣且沒有人性的人吧!汝是否曾仔細想想?究竟是什麼原因,為什麼呂雉會從一個善良溫柔的人變成心狠手辣的人?
陳生:恭請恩師慈悲開示!
聖母:呂雉太過於追求名利,在遭遇許多苦難及面臨丈夫的變心之後,她把名利權勢當作是唯一的保障;因此,變得像隻受傷的猛獸一般,張牙舞爪的攻擊他人,使得她的所做所為,總是那麼不可理喻、那麼的殘忍無情。
陳生:一個人能夠知足常樂,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呂雉能夠安安分分的盡皇后之責,就可以免去許多紛爭與災難,而她的兒子也不至於落得那樣悲慘的下場。
聖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呂雉可稱得上是一位傑出的女政治家,執政期間,有不少可圈可點的表現。因此,在指責她殘忍行為之際,客觀的論點上,也不能抹煞呂雉在政治上的成就與貢獻。
陳生:過度的貪心與私慾,真的會讓人失去理智,也會讓人付出慘重的代價,更會造下因果重業,不可不慎。
聖母:然也。奉勸坤道婦女,「乾」為「剛」,「坤」為「柔」,能安分守成,相夫教子,不恃寵而驕;雖有些私慾,也能長保安康也。可。 吾回!
陳生:學生恭送恩師聖駕五叩首!
天上聖母 降 96年9月12日
第三十六章 培育婦道‧謹守四德
聖示:人生的過程中,諸生是否也是汲汲營營而隨波逐流呢?何妨停下腳步,抬起頭來,看一下方向,並且仔細思索清楚,這是否是你所需要的人生呢?
今夜,著作《育婦德》一書,將畫下一個休止符。盼諸生再聽吾詳細的說明【四德】,以利遵從也。分別敘述如下:
?純婦德:教導坤道婦女的德性,必須│清心寡慾,雜念盡除,心生智慧,明白是非。「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謹婦言:教導坤道婦女的說話,必須│小心謹慎。該說的話,不要隨便說;不該說的話,也不可搶著說;凡是說話之際,不可信口胡說。俗言道:「病從口入,禍從口出」,有益口出,無益不言,和顏悅色,微笑待人,如此而行,此人則是賢婦。
?正婦容:教導坤道婦女的端莊,不論行住坐臥,開口說話或舉止行為,總是要端正;穩重為本,夫婦和好,樂而不淫,各守倫常。若是身懷有孕,要有教子之法。凡為婦女,總要遵規守矩,端正人品。
?精婦工:教導坤道婦女的技藝,必須│各種細活都要學習,操持家事,勤儉為本。
陳生:學生恭接恩師聖駕五叩首!再謝天恩師德三跪九叩首!
一年來,恩師天上人間來回奔波,不辭辛勞,期期飛鸞教化,無論是故事、是對談、是道理,期盼有緣人能擷取適合自身的學習之處,加以改善,才不會辜負仙佛的苦心教化。
聖母:賢生免禮!盼望本書完成之後,能使有緣人閱讀而有所受益,將「心」隨時歸零,就會發現人生有許多驚奇,世界也變大;時刻用感恩的心,縮小自己,成全他人;學習古聖先賢之美德,而落實於日常生活中。換言之,就是改善自己,美化週遭,世界則將更美好。
陳生:謝謝恩師慈語!
聖母: 吾再贈一則人生哲學於諸生:做人原則,要有誠懇的心;待人處事,要有謹慎的心。
無論生活是富貴或貧窮,都要明白因果的道理,凡事安守本份。若內心起貪慾,未經允許而將別人東西佔為己有,不管是搶多或偷少,點滴都在因果之中,所以,千萬莫因「惡小而為之」,以免自食惡果。
陳 生:有一則小故事,深深感動學生。今夜,學生希望與有緣人分享:美國有一家知名外科醫院,一位老牌醫生為一位病人做腹部的外科開刀手術,一個新進的小護士 負責手術過程的器具;開刀完成而要縫合傷口之際,小護士竟然堅持要醫生不可縫合傷口,所有的護士都大吃一驚。因為醫生相當資深,經驗也相當豐富,怎麼可能 會有錯呢?小護士竟然當眾給醫生難堪!
原來,小護士依步驟檢查手術所有的設備與材料,告訴醫生:「我準備了十二塊紗布,現在使用十一塊紗布,少了一塊紗布,必須再找出一塊紗布?」
不料,醫生慢慢地說:「縫合傷口吧!我會負起全責的。」
「不!不行就是不行!」小護士仍然堅持。
這時,醫生抬起頭,慢慢露出被他藏起來的第十二塊紗布,笑著說:「無論妳到哪裡,都會成功的。」
聖母:做事的原則要:「認真用心」,做對的事要:「堅持到底」,做錯的事要:「力求改進」,這正是多數人所欠缺的美德。
雖然時代進步,但是年輕人缺乏歷練,沒有耐性,喜歡「得來速」;做事馬馬虎虎,拖拖拉拉,不肯認真,得過且過,這值得世人省思也。
盼諸生在人生奮鬥的過程中,都有輝煌寶貴的收穫。可。 停筆!
陳生:學生恭送恩師聖駕五叩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