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顏回夫子 降 九十五年五月十日
第卅五章 了空義
修行最高境界,在於「知空性、明空義」;空乃論其性,空乏其心。
愚迷者總認為是空無,認為一切皆空無所有,萬事萬物當須放下,因此一昧執識在空無當中,不肯放下,因而自我將「成就」隔離得非常遙遠。
「空」心者,不分別乎!非也,空心之人,乃是有分別性;因為有分別性,所以(能明善惡、能知是非、能辨對錯);亦因為知道善惡,是以,所做所為必定處在善行中,與朋友交亦必親近善知識;又因為知道對錯,故能仗義而為;因為知道是非,所以言語能柔軟,有正知見,能親近正道;亦因為有分別性,所以知道造作惡行,將得惡果報,知道造作錯誤諸事,日後必將悔恨,因此能避免去營造(惡口舌、惡事件、惡行為、惡心念、惡思惟)。
真性空者遇(造惡人、見惡方法),皆能深感同情與悲憫慈愛,是故「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乃能諄諄教誨眾生,並能殷勤善誘開導,使之知過而能悔悟,並能懺罪進而除過,改變劣性,挽轉劣行,而依循正道奉行。
「空義」實乃為不棄捨惡道人種,所謂:「眾生平等」,直指「佛性」乃 人人具有,並非惡劣人種就無佛性,只是暫時受三毒、五蘊所染著蔽塞住真如本性而已;所以為善之人,若是一念間造惡,亦必將淪為魔道中人,惡劣人若能悟知本 身過錯罪業,能改進又勇猛精進修行,亦能成就佛道。真空性並非萬緣俱空,實在是不忍捨棄一切眾生,不因為眾生過去有錯而不願引度,亦不因為眾生較親近善法 而在對待上產生偏頗心,實在是不忍捨棄一切眾生也。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