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濟公活佛 降
二○○四年七月廿四日(歲次甲申年六月初八日)
聖示:世人不知修身之重要,只知貪圖享樂,片德不修,片善不為,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佛口蛇心,此皆違背為人之宗旨,若不知懸崖勒馬,將來剝皮地獄有份也。望世之人多勉修己德,以仁、以忠、以孝存心,則成仙做佛何難之有?勉之。
濟佛曰:傻徒兒ㄟ,隨為師遊冥府去也。
(此時濟佛佛扇一搧,童生之元靈應聲而出。)
童生曰:徒兒向恩師頂禮請安!
濟佛曰:賢徒免禮!隨為師遊冥去也。
(濟佛口念嗡嘛呢唄咪吽,蓮台瞬間現出,師徒二人登上蓮台,蓮台隨即以飛快之速向陰山飛去。)
童生曰:恩師方才所言做人之基本修為:「忠、孝、仁」,誠乃修行者之基礎,成仙做佛之根基,但是人卻棄之如敝屣,誠可惜焉!
濟佛曰:然也,吾佛今加以開示,望世人勿以老生常談視之則幸甚!
一、忠:盡己之謂忠,人能盡己之心力於工作崗位上,即是忠之體現也。不是要為國上戰場,拋頭顱、灑熱血才叫忠,凡事能盡己心為之,不管事情有無成功,即使功敗垂成亦是忠也。故老衲盼世之修子,不管在道修或職場上,只要能盡心盡力全力以赴,即是修也。
二、 孝:孝乃人之最基本德行,亦乃成仙成佛之墊腳石,欲修大道,孝德有虧,即使修上百世、千世、萬世,亦難成證道果。老衲常見世之修子,對己之雙親不加聞問, 但對道場之事卻是蠻熱心的,此乃與道背離,無道可修也。需知孝乃萬善之源、之先,孝德不修修啥?盼老衲之苦口婆心,能喚醒世人多盡人子之孝,如能像全真堂 堂主童生之孝親、侍親,大道何難證也,希以童生之孝為榜樣,則不枉生為人也。需知「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豈有為人而不如畜生乎?現今地府亦 以此輩之徒為多,且有客滿之患也,故老衲不辭勞苦,勸世人盡孝,即是不忍眾生之沉墜地獄受剝皮之刑也,亦希望世之善知識,廣為宣揚孝之德,則功德無量也。
三、 仁:仁乃凡事為別人著想,一切心心念念只念著、想著他人,體恤他人之苦、他人之難,盡心盡力去幫忙之謂也。現今世人有很多慈善團體,行濟貧恤困之善行;又 如救人、救火之義勇人員,救難之無名英雄,皆是仁心之體現也,歿後亦可證下界神祇之果位。盼世之人於飯飽之餘,亦能思及世上可憐無助之災民、貧民,全力以 救之,則功德無量也。
童生曰:剛剛恩師美言以鼓勵徒兒,愧不敢當,其實徒兒並不覺得自己在行孝,只覺得父母從小茹苦含辛,拉拔我們長大,現今父母老了,若不能好好孝順他們,豈不連禽獸都不如了,故心中感覺上只是在盡為人子應做之事,並不覺得在盡孝,故方才恩師美言之讚之,徒兒愧不敢當也。
濟佛曰:好徒兒,不愧是為師之好徒兒,你有此之心念,足見修已有成矣!如再勉勵代天宣化,則金仙果位可期也。
童生曰:「金仙果位」!哇!不可能的,那要積上一百道功方能證得,下生目前亦只積累三十三道功,差之甚遠,不敢想!不敢想!
濟佛曰:賢生汝母此次之病厄,若非汝兄弟倆之孝心感動上天,汝母早已不在人世矣!豈有像如今迅速康復?由此可知孝可感動天也。
童生曰:徒兒一定會永生記住恩師今日之言,終生代天宣化努力不懈,以報答天恩於萬一也。
(師徒談論間,寶蓮已抵達今日之目的地。)
童生曰:到了是嗎?
濟佛曰:然也,已到了今日遊冥之目的地第六層剝皮地獄。
童生曰:哇!聽起來亂恐怖的!
濟佛曰:徒兒收拾心情,隨為師入內參觀即便可知也。
(此 時寶蓮緩緩降下,師徒二人下了蓮台,緩緩向剝皮地獄靠近,及至入內,聽到淒厲之哀嚎聲,不絕如縷。細觀之,見罪魂被綁在木樁上,鬼卒先以尖刀從罪魂身上劃 了數十刀,刀刀見骨,再把罪魂身上之皮,以熱滾之水澆之,此時罪魂痛苦萬分瀕臨於死,鬼卒再一吋一吋慢慢的將罪魂身上之皮剝下,使罪魂飽受折磨。剝下之皮 肉即丟與鐵蛇、鐵狗吞食,只見鐵狗鐵蛇爭相取食,罪魂在整張皮肉被鬼卒剝下後,隨即暈死過去,鬼卒復以回魂水潑之,罪魂全身皮肉又回復至受刑前之模樣,完 好如初,但口中卻大聲叫出“痛煞我也!痛煞我也!”哀嚎不已,令人不忍卒睹。此時在一旁的童生,看了也暈了過去。)
濟佛曰:怎麼暈了呢?唉!真是膽小,待老衲給你喝口酒,助助你吧!
(此時濟佛將葫蘆中之酒,倒在童生口中,復吹了一口真氣,童生終於甦醒過來。)
童生曰:好酒!好酒!恩師啊!這是什麼酒這麼好喝,讓徒兒再喝口好嗎?
濟佛曰:此不是一般凡俗之酒,乃是「瓊漿玉液」也,你有福了,除非是大羅金仙或是佛之果位,一般上、中、下界神祇還喝不到呢!
童生曰:原來如此,徒兒可真是有福,但剛剛那幕行刑的場面太恐怖了,徒兒從小到大亦無看過如此殘忍之景象,真是嚇死人了。
濟佛曰:為師可命鬼卒拘提三位罪魂,讓其述說在世之罪行,以醒悟世人。
(此時鬼卒奉濟佛之命,拘提了三位亡魂至濟佛跟前。)
罪魂甲曰:濟佛救我!濟佛救我!
濟佛曰:汝可好好將在世所犯之罪行誠實說出,以警醒世人,或許吾可饒恕一、二。
罪 魂甲曰:吾在世乃一修行之人,因為在道場上任宣講師之職,為人解說各項道理頭頭是道,但對己之雙親卻不聞不問,濟佛恩師屢在法會中點醒我,但我卻置若罔 聞,以致父母親在含恨與病痛中雙雙過世,此乃我最不孝之處。本想可至兜率天逍遙,孰知卻被鬼差押至此受刑,冥王謂我身為宣講師卻背離孝道,無道可修,地獄 刑罰有份,判我在此受刑五十載後,再押至天牢監禁,永不得超生,真是慘也。
罪 魂乙曰:我在世乃是一遊手好閒之紈袴子弟,仗勢父親有權有勢,在外胡作非為。每見人不順眼,即糾眾圍毆當事人,到處與人飆車,只要路人多看一眼或口出批評 語,即拿刀砍殺對方,因此造成人命傷亡甚多。又有一次在喝完酒後,在道路上狂飆,因在酒精的催化下,意識不清,以致撞上一準備回家之打工少女,可能她被我 撞倒之後,頭殼破裂,當場倒臥在血泊之中,我不但不加理會,因心中恐懼,反而加速馬力逃跑,以致在倉皇間撞上路樹,亦車毀人亡。死後被拘提至剝皮獄,冥王 謂吾不仁,屢因細故而傷人致死,又酒醉駕車肇事逃逸,其心不仁至極,處在剝皮獄九十年,真是悔不當初啊!
罪 魂丙曰:我是一個軍人,因貪圖金錢之誘惑,屢屢將軍中之機密洩漏與敵方,雖獲得甚多不義之財,但也因此害得本國官兵傷亡人數甚鉅,在生之時得了人面瘡,痛 苦而亡。歿後冥王謂吾身為軍人,竟不知忠於職守,忠於國家,讓弟兄們傷亡無數,其心可惡,故處以剝皮之刑一百年,今日想來真是悔之晚矣!
濟佛曰:三位罪魂能坦言在世所犯罪刑,因參著金篇勸化世人有功,特免除爾等一週之刑罰,老衲會於著書後向冥王說明也。可命鬼卒將罪魂還押至獄中,今日著書時間甚長,可回堂去了!
童生曰:遵命!一切但憑恩師安排。
(濟佛與童生同上蓮台,蓮台以飛快之速向全真堂而回。)
濟佛曰:全真堂已到,童生魂魄投體,可,吾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