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池菩薩 降
第三十四章 修安貧樂道
所謂﹁安貧樂道﹂,亦即貧困中能安定信心且樂於道德之事。
論語有云:﹁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
,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誰人可以想像,身處在 窮苦,僅能以竹筒代替碗來盛一碗米飯,用瓜瓢來舀水,而居住在矮小又破舊的陋室中,如此貧苦的生活中,仍能悠然自得,快活自在,樂於學習道德仁義,不被處 身之困苦外境所障礙心志。現今有不少人一旦面臨些許波折,便心生怨言,甚至失去道德仁義之心,沈於利慾之中,無可自拔。
昔時,聖賢亦云:﹁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指明人處貧困之間,不可改變高風亮節之道德修養,於富貴亦不可過於奢侈,更須做到貧而無怨無諂、富而無驕之氣度。富而無驕易,然而貧而無怨難。
孟子曰:﹁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也在在言明上蒼欲將千秋大業的道德聖務託負於人,必定先磨苦其心志,勞動其筋骨,再而餓其體膚,空其身心,撥亂其作為,藉以增加其人所尚未有的能力。因為貧困中好修道,富貴中道難修,何以故
?蓋因處於順境,不會去想貧困的境界,故而迷於欲望追求;而貧苦之人才有勤奮的動力,因為處於貧困知貧之苦
,較有追求上進之心,但樂於道德之人總比失德的人少。
世尊曾云:﹁希世人四大皆空,要人不以身外物為執著爭奪,甚而寶藏。﹂指明萬緣放下,欲望不染,但未曾要人懈怠。因為佛陀開示取得乃以正當之勞力所得,而非以非正當方法去取得原本不該己得之財物,故知「安貧樂道」之重要。貧苦中要更積極努力改善生活,因為貧之故
,所以要更努力作事,因為貧更有時間參修道德,因為貧更要堅定信心毅力,才能改變人生,步向光明。
留言列表